官渡之战袁绍就是个大白痴?从这6个决策来看,他并未做错什么!

2020-07-31 14:24:44 作者: 官渡之战袁绍

官渡之战的整个战役过程,给人的感觉就是曹操天命所归,而袁绍则是大蠢蛋,屡屡拒绝属下们的正确建议,自以为是,最终落得了个惨败,也丢了夺取天下的资本,可是如果仔细去看历史记载的话,就会知道,作为那段历史最有价值的史料,《三国志》多少在偏向贬低了袁绍在此战中年的表现,个人觉得,袁绍在官渡之战时期,决策上并未犯下什么大错,他只是运气没有曹操好罢了。

可能是袁绍早期的运气都用在了击败公孙瓒身上,大家要注意到的是,袁绍曾经也是从弱势一直打到强势的,兼并了河北四州之时袁绍实力大增,这些都是袁绍早期崛起一点点拼杀出来的,不要以为他是什么四世三公就可以轻易取得成功,更不要忽略袁绍的决策能力,历史上的袁绍和三国演义里那个“好谋无决”的袁绍可能是完全相反的,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的袁绍在官渡之战时期,到底是不是个大白痴。

先要说的就是,田丰为袁绍制定的袭扰曹操的策略。

《三国志.袁绍传》内脩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於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

但是袁绍表示不同意,“绍不从”,这也是大家吐槽袁绍的一点,这不是大傻子吗,这么好的计划都不用,但是在大家吐槽袁绍是大傻子前,要先明白曹操也不是大傻子,在官渡之战的前一年,也就是建安四年,曹操就基本上杜绝了袁绍分兵袭扰自己底盘的计划了。

《三国志.武帝纪》公遂济河,围射犬。洪、尚率众降,封为列侯,还军敖仓。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当时盘踞河内的张杨被部将所杀,眭固又投降袁绍,所以曹操趁机讨伐平定了河内,并在河内留守兵力布防,河内这个位置在哪里的,位置大概是现在的河南北部,而且河内之地在两汉时期,其经济地位已经逐渐提升,在刘秀争夺天下的时候,河内之地成为了他进夺天下的“关中之地”。

《后汉书·寇恂传》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又并州未安,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无复西顾之忧,所以得专精山东,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虽说汉末时期,河内的人口因为战乱不会殷实,但是其地利位置是不会变的,“北通上党”,上党之地在于山西的东南部,而且要知道的是,河内之地是在黄河以北的,所以曹操占据河内,其一,可以成为北上偷袭袁绍的跳板,其二,河内也可以成为阻挡袁绍军队南下奇袭的屏障,所以说田丰所提出的计划,在官渡之战前就已经不适用了。

第二个决策,来看看曹操在官渡之战前,为了避免多线作战,是先行征讨了刘备的,当时田丰也是建议袁绍,感觉趁曹操东征,背后捅曹操一刀啊。

《三国志.袁绍传》建安五年,太祖自东征备。田丰说绍袭太祖后,绍辞以子疾,不许,丰举杖击地曰:「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兒之病失其会,惜哉!」

啥?袁绍因为自己儿子得病而不愿派兵,“这天下哪有我儿子重要啊?”话说袁绍要是这的这样,活该他丢了天下,绝对是个大傻子,而实际情况可不是这样的。

曹操也是知道自己东征刘备,袁绍在自己的后方肯定不会安稳,势必要找机会偷袭一下,所以说,曹操在黄河一线是留有部队驻守的,毕竟刘备当时的实力并不强大,曹操没有必要将自己所有主力全部带走去打一个刘备,而被自己的后背毫无防备的冲向袁绍。

《魏书》曹操乃分留诸将屯官渡,自勒精兵征刘备

《三国志.于禁传》刘备以徐州叛,太祖东征之。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

从记载中可以看出来,曹操在东征前,已经提前令于禁等将领率部驻守北方,防御袁绍的偷袭了,而且按照《三国志.于禁传》的记载,袁绍也是派兵攻打了曹操的,只是没有取得战果,那么可以推测,当时袁绍也并未派遣主力部队,也可能是试探性进攻,结果被于禁打退。

其实就算袁绍真的不派兵支援刘备偷袭曹操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曹操人家已经有防备了,再者刘备当时距离崛起还有10多年的时间,那段时间的刘备基本上可以用“丧家之犬”来形容,没有一块可以扎根的底盘,遇到被人的讨伐,跑是他唯一能做的,所以说,曹操征讨刘备是一场没有太多悬念的战争,袁绍想要支援刘备,刘备能够支撑那么久的时间吗?

《三国志.先主传》备初谓公与大敌连,不得东,而候骑卒至,言曹公自来。备大惊,然犹未信。自将数十骑出望公军,见麾旌,便弃众而走。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

曹操在建安五年正月出征,当月就击败了刘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你让远在河北的袁绍集结重兵南下,简直是开玩笑啊,依照那个时代的兵力集结速度以及粮草调配能力,袁绍表示:我也没招啊!

第三个决策,在选择官渡之战首战,围攻白马城的主将人选。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