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摊丁入亩”,体现责任担当,强固康雍乾盛世根基

2020-08-01 18:52:35 作者: 雍正王朝“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以此表达王权核心思想,不仅构建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的总体发展框架,也成为执政者治理社会合法性的依据,正是在这一理念的主导下,封建统治时代的民众,都必须承担缴纳赋税和提供劳役。刚刚入驻中原的清朝统治者,面对地亩荒芜、百姓逃亡的严峻现实,迫使朝廷思考建立完善全新的赋役制度,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成为古代赋役史上一件大事,被誉为“良法美政”。但是,这一利国利民的举措,却成为雍正被黑的一大根源,因为这一制度剥夺了两千多年来读书人的特权。

一、正常运转国家机器,需要持续税收支撑

历史上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赋,后面还经常跟着一个役字。在古代,出自田地叫赋,征劳力就叫役,就是征丁。丁,最早是指年纪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摊丁入亩”,就是人口和田地紧密相连。清朝土地核查,基本上是依靠鱼鳞图册,人口核查主要是黄册,这是农业社会逐步成熟完善的标志。

信息资料,这是赋税征收的基础,需要相对和平的时期才能做。自先秦时期,实行贡、助、徹制以来,赋役的增收随时代和时势的变化而变化,都发端和依存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古代对人民三征,包括布缕,粟米,还有力役,也就是国家向每一个人征收相同定额的税种,其实都有人头税的性质。人头税古来就有,每个成丁都跑不掉,在清朝雍正皇帝全面实行摊丁入亩之前,人头税就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唐前期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租庸调制,人头税的成分很大。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就变成了以家庭财产为征收标准,开始以货币的方式向国家缴纳赋役。

到了明朝之后,张居正万历初年进行赋役改革,主要是“一条鞭”,把征收粮食、征用劳力,转化成征收银子,用钱的办法解决。明朝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白银流通到了一定数量,可以进行这样的改革。

二、不断探索税收制度,一直是清初的重大实践课题

清朝贵族入关之初,有识之士建议“议国用,定经赋”,从根本上解决立国的基础问题,以使天下重归有序状态。

清初经过近半个世纪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原来交税的底子都给烧掉了,或者遗失了,造成很大问题。顺治元年,开始编赋役全书。由于客观条件所限,编纂工作进行得非常缓慢,一直到顺治14年7月,一部纲举目张、官民两便的《赋役全书》才算告成。

顺治朝编纂的《赋役全书》,基本上规范为田赋和丁银两大项。但是开始实行的赋税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很多没有土地的贫民,也要交纳人头税,很不公平,贫穷的百姓只能用脚投票,因此征收起来非常不方便,最后在征收总数上,也不可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康熙二年,清廷又采纳工科给事中吴国龙的建议,将所有的杂项都成为地丁钱粮,于康熙三年开始执行,后来康熙帝鉴于户口、田地比过去有所增加,按户增徭,因地加赋,条目纷繁,容易造成混淆,于24年下令重修《赋役全书》。

这个赋税相对好征一点,不看别的,只看地。就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只要有地、有田,征税就行了。但丁呢,这可是活的,他要是实在交不了了,他就跑掉了。

康熙经过整顿以后,认为没有继续增加钱粮的必要,将直隶各省征收钱粮已在册的人丁作为一个定数,如果真实可信,确实可行,岂止是有益于百姓,更是国家的一大盛事。三、好人都让康熙做了,难题留给儿子雍正

这一盛事盛举,就是康熙51年推出的重要举措: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就是说,不管你成年男子增加多少,朝廷要征收的东西是固定的。康熙没有想到,后来的“摊丁入亩”问题,因为他南巡看到的多是“丁漏”问题。

康熙22年后,几十年之内没有大的战事,社会比较安定,而且经济是在逐步发展。可是,颁布了这个谕旨以后,丁粮分开、丁役不均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田赋、丁银分征造成的矛盾仍然十分严重,这一矛盾,不仅普遍存在与各省之间,即使同一省内的各府或各县之间,苦乐不均的情况比比皆是,税赋征收不力,官和民皆受其累,这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而如何妥善处理的地、丁之间的矛盾,成为朝廷走出困境的一条重要出路。

康熙叫圣祖“仁”皇帝,就是比较仁慈,对官员比较宽松一点,当时国库亏空很多,各地都欠了很多,就是追不上来,田赋税赋也是一样的情况,多的时候都几百万、上千万。所以,在政治上、税制上,他确实给雍正留下了比较大的麻烦。

四、雍正改革利国利民,体现了责任担当

雍正做了44年皇子,康熙47年后,他开始协助康熙处理政务。此时雍正已40多岁,政治上非常成熟,他当时对朝政有很多看法,包括对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元年7月,刚上任不到五个月的直隶巡抚李维钧,也上书请求将所属丁银摊入田粮征收。然而,上奏却得到雍正帝这样的批示:此事略早了些,更张之事在丰年举行好。八月,李维均进京觐见,可雍正帝却当面对他说,摊丁千古更张之事,你才做巡抚,不要轻举。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