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食之“道”

2020-08-26 09:17:17 作者: 孟子的食之“

“民以食为天”,在吃饭这件事上,何时吃、如何吃、吃的是什么、吃了有啥感受,我们的老乡孟子,是个理解并升华这件事的大师。

就如看水,他用“观水必观其澜”来让你觉得,你看的不是水,不是感受,是感悟,是生命体验的升华。

所以在饮食这件事上,他提出了食正、食时、食志、食功、食德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孟子说:“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耆”是嗜好,其意在说明厨师要掌握食客的口味,治国理政也要掌握老百姓的愿望。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舍鱼而取熊掌”,意指处理矛盾问题时要抓重点、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懂得取舍,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可见,孟子是一个诙谐有趣的人,能够在平常的事物中看出深藏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说出来,震撼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智慧。(一) 孟子的“食正”思想

孟子的饮食思想,最突出的是——食正。

孟子说:“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这里的”甘”,是嗜好的意思。意思是说,食品和饮品是有本味的,这个本味就是正味。但是,饥饿的人吃起来狼吞虎咽、贪快贪多,口渴的人喝起来快饮不止、豪饮不停,是尝不出正味的,因而也丧失了掌握正味的机会。孟子讲食正,意不在食,在乎事物的本质,即“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就是说,事物有本质、运动有规律,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不能囫囵吞枣、浅尝辄止、饥不择食,要循序渐进、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事物的本来和正味。并且,告诉人们一个处理问题的道理,就是不贪不躁、贫贱不移、富贵不淫,不要失去“正味”的本来心智,按照“正味”的本来规矩去办事。

孟子的“食正”思想,超越了饮食的一般意义,上升到了认识事物和做人道理的哲学层面,可谓生动深刻、通俗易懂、意义深远,不愧圣人!(二)孟子的“食志”思想

孟子曾经提出不因没有功绩而获取饮食的“食志”原则。孟子说:“ 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孟子称那些只是为了“养口腹而失道德”的人是“饮食之人”,这种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孟子上述言论中的那些“饮食之人”,其实与孔子所鄙夷的那类“谋食”而不“谋道”之辈是对等的,孔子对那些鄙夷的人采取的是“是不与为伍”的原则,而孟子对这些人的态度则是“人以群分”的定性区分标准,因而也更加具备了理论性和实践性。他主张“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在他看来,人们用自己有益于别人的劳动去获取生存必备的饮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就是孟子所俱导的“食志”思想。(三)孟子的“食功”思想

孟子的“食功”思想,可以理解为人们用等价或等量的体力或者脑力劳动成果来获得来生存必备饮食的过程。他认为,世界上并没有“素餐”,“士无事而食,不可也。”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就必须要用劳动去换取食物,没有用劳动就换来的饮食是不存在的。孟子非常赞赏齐国仲子的饮食行为准则,他赞美仲道:

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锤。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由此可见,孟子对“食功”思想的重视。(四)孟子的“食德”思想

孟子的“食德”思想,可以理解为饮食时候要注意礼仪和礼节。他认为,食用别人饮食要有“礼”,给予别人饮食之时也要有“礼”,并且说:“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意思是,人们在交往之中,不爱别人却用饮食相馈赠,就如同是喂猪;爱别人但是却不以礼相待,则就像豢养禽兽一样,违背“礼”的原则。孟子将这种思想凝结在他的一句名言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他用“鱼”“熊掌”做实例比喻,可见,在“吃”这件事上,喻事寓物寓人寓理,他是信手拈来的。

孟子同样认为进食讲求“礼”是关乎食德的重大原则性问题,认为即便在“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的生死抉择面前,也应当毫不迟疑地守礼而死。比如“不受嗟来之食”的理念。他说过:“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孟子对食物的评价。孟子在饮食上提出了较多的见解,多被后人视为经典。他说:“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孟子·告子上》)他认为,易牙之所以被称为知昧之人,就在于与天下人所喜好的口味大致相同,而易牙首先感受和调制出天下人大都喜好的口味。他从仁爱的角度出发,说道:“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梁惠王上》)后世许多人将此“君子远庖厨”之语解为不近厨房。并作为孟子贱视烹饪的理论依据,这是不可取的。此外,孟子还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等妙语。《孟子·尽心下》曾记载了孟子对两类食物的对比评价:曾子的父亲曾皙,生前喜欢吃羊枣,在他去世后,曾子因想念其父,不忍心食用父亲嗜食的羊枣。只吃脍(鱼脍)和炙(烤肉)。孟子的徒弟公孙丑对此感到奇怪,问孟子道:“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回答说:“脍炙哉!”公孙丑又问道;“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孟子回答道;“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人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公孙丑这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从孟子的言论看,他本身是喜好吃脍与炙的,而且认为饮食是人生最基本的事情。这与儒家自孔子开始对饮食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孟子沿袭了孔子的饮食思想,视孔子的行为规范。他经过自己的日常实践和理解,将自己的饮食思想和孔子的饮食思想深化成为“食志——食功——食德”的饮食观念和鲜明系统化的“孔孟食道”理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