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品知县坐镇一方,权力非常大,可为何就是不敢轻易得罪举人呢?

2020-08-29 22:40:01 作者: 七品知县坐镇

知县为何要忌惮举人呢?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位举人会不会考中进士,甚至会不会成为状元、探花、榜眼。就拿现在大家调侃美国对于重视校车一事的一句话来说:“美国之所以重视校车,是因为他们知道在这校车里面会出现未来的美国总统”。如此,其实知县不敢轻易得罪举人,也是这种原因,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位举人会不会成为他日后的上司,地方的知府、巡抚、总督,乃至是一国的宰相。

自隋唐确立以科举来选拔官员后,贫穷子弟终于有了做官的机会,此时只要考中进士,就能一朝入龙门,一跃成为权贵阶级。当然,科举制度虽给予了贫穷子弟与权贵子弟一样公平的机会,但考中科举的机会却是很低很低。

科举时代,学子必须要跨过四大步,才能一跃龙门,成为官宦人家。首先学子要经过县州级的的“童试”,考中者称秀才;后经省级考试的“乡试”,考中者称举人;再经国家级考试的“会试”,考中者称贡士;最后再经皇帝亲自监考的“殿试”,考中者称进士,之后前三名为鼎贾三元,考中第一名者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如此,在考中进士后,国家就会统一授官。

想想看,这可比现在的高考都要难啊!要想考中进士,这何止是千里挑一,那是万里挑一啊。而据统计,在这漫长的1300余年的时间里,中国一共只产生了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想想看千年时间只有近11万的进士,如此可知学子们考中进士是何等的艰难。

而举人乍看下有数百万,但相比千年的时间,这等数量还真是不多,如果分布到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这七个时期每个朝代,数百万的举人每个朝代最多也就是几十万人,这等比例可一点都不多。同时需要知道,举人还只是有当官的资格,并不一定能当官。当然在清朝乾隆十七年后,举人可通过“大挑”来进入官场,所谓“大挑”就是让已经有举人身份但又没有官职的人有一个晋身的机会,在当时由吏部据其举人的形貌应对挑选,一等以知县用,二等以教职用。

如此,可想而知科举制度的难。当然相对于没有科举时,朝廷多以家世来选拔官吏,这等用考试来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它对于贫穷子弟已是很公平的了,虽说难,但好歹好好读书,还是有机会当官的。

据上所述,其实我们就已然知道知县为何不敢轻易得罪举人啦。首先,就是只要考中举人,他就有能入京参加会试,才学好的话,就是进士了,而只要是进士,混得再不济也能做到跟知县一样的官职,如果混得好,随时都有可能成为知县的上级,甚至是地方总督,中央尚书这样的高官,如此知县犯不着去得罪他,保不齐日后他功成名就了,那他可在劫难逃了。

再是,能做上知县的都不是糊涂蛋,他精着呢,要知道举人可是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以清乾隆为例,只要他长得不错,才学也还可以,他随时都能够通过大挑进入官场,弄得好就随时可以和知县平级,如此没必要去得罪举人这个随时能和自己平级的人物。

其次是为了治理好地方,要知道能做上举人的就已然是地方的豪强,他在地方的势力不会差得,而知县要想治理好地方,必然是需要地主豪强的支持的,而如果他敢得罪举人,这对于他的政绩是很不利的。简单明了的说,如果他想升官,他就必须讨好举人,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治理好地方,也只有治理好地方,他才有政绩,有了政绩他才能升官。

最后是知县也需要政治盟友。举人再不济也是有做官的资格,之后更是有机会考中进士,乃至是状元,所以此时只要有点头脑的举人,他定然会拉拢举人,而不会是得罪举人。毕竟要知道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要来得好,此时举人并未得势,试想如果知县在这时候与他交好,那么日后举人得势自然就会念他的好,日后官做得高,也会稍微提拔下,那到时候只先把不就发达了吗?

如上所述,这大概就是知县为何不敢轻易得罪举人的原因吧!其实就两个字“利益”,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位举人日后的成就会如何,或许会成为宰相,或许会成为总督,总之不会太差,因此知县自然不敢得罪他。而后知县要想升官,自然得在地方上有自己的盟友,而举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他既能让知县治理好地方,有政绩,又有可能在日后提拔于他,如此一举两得的事情,只要知县不傻,他自然就知道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