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在南京与苏州之间,历史上常州地位为何那么重要?

2020-08-30 23:38:31 作者: 夹在南京与苏

苏南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地区。江苏省省会南京在地理上位于苏南,但从民风或者是心理认同上,南京更多的偏于江北。说到苏南,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苏锡常,既苏州、无锡、常州,其中苏州和无锡受到的关注度可能更高一些。相比之下,常州相对有些低调,有人说常州是苏州和无锡的小弟,这种观点当然有些偏颇的。

说到江苏省内的帝王之乡,大家可能第一个想到的是徐州,号称九朝帝王徐州籍。其实常州也是帝王之乡,常州北边有个兰陵,兰陵萧氏的郡望。南北朝时,萧氏达到了极盛,萧道成建立了齐朝,历七帝二十四年而亡。萧道成的族侄萧衍推翻了齐朝建立了梁朝,历四帝五十六年而亡,这还没包括萧衍的后人在西魏(北周)卵翼下建立的后梁小朝廷。常州这个地名是隋文帝杨坚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灭陈后取的。插一句,现在的常州差一点就叫“长春”了,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将元朝的常州路定名为长春府,不久就改为常州了。

大家看常州,更多的可能是关注常州在经济领域的成就,却忽略了常州在古代地理上的重要存在。我们都知道南京是历代王朝在南方的统治中心,南方王朝定都的首选之地(南宋也曾考虑过实际定都于南京)。有人会质疑常州对南京很重要吗?常州在南京的东南,长江南岸,如何防御北方的敌人?即使北军要堵截南朝的退路,也会从扬州方向占据作为南京东大门的镇江,堵住常州对北军围攻南京没有多大的意义。诚然如此,但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常州,比如常州位于南京与苏州之间。

现在的东南(也是全国)第一大城市是上海,但在近代以前,苏州是东南最大城市之一,尤其是经济领域。苏州古称吴郡,因位于肥沃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又兼得盐、海之利,早在秦汉时就是响当当的经济强市。古人称吴郡是朝廷的仓库、人的腹心。东晋与宋齐梁陈定都于南京,形势相对比较稳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苏州可以向南京提供大量钱粮,而且两地相隔也不远。在南方王朝存在时期,南京是朝廷的指挥中心,苏州是朝廷的经济中心,这就决定了常州特殊的关卡地位。现在无锡在知名度上可能略大于常州,但无锡是近代才出现地级行政单位的,而在南朝时,南京与苏州之间的地级单位只有常州和镇江。如果从南京与苏州之间取一条直线,那两大城市之间只有常州,从南京到苏州经过常州,有时是可以不路过镇江的。

常州位于长江南岸,东南方向是著名的太湖,南面有滆湖,西北有南京和镇江之间的山丘陵地带,西南有位于太湖西岸的浙北丘陵地带。古人对常州在地理位置上的评价非常高。“常州北扼大江,东达海滨,称三江雄地,五湖腴表。”而且古人早就意识到常州卡在南京与苏州之间的重要性,称“常州处数郡间,连带金陵(南京),为(苏州向南京的)转运重地。”一旦常州出现什么问题,那么这条对南京来说极为重要的经济运输线就要被切断,“稍有不测,京口(镇江,也包括南京)则有腹心大患,而苏州亦无险可守,咽喉之地旦夕而尽。”

常州距离长江口非常近,又使常州拥有一个在苏南五市中突出的优势——出海口。对南方朝廷来说,守住常州(含旧时常州所辖的江阴)就等于关上了敌军从海上攻击江南肥沃之地的大门,所谓“守常则可固沿海之咽喉”。朱元璋与张士诚争江南,当时张士诚实力非常强大,朱元璋让大将吴良驻守江阴,防备张士诚偷袭。朱元璋当时的重点是和湖广地区的陈友谅大战,南京城实际上是空的。即使如此,“坐守虏”张士诚也不敢进攻南京,究其原因,明朝人说“实(吴)良守江阴、蔽常州故也。”

图-俯瞰常州淹城自唐宋以来,江南有三座大城市,就是南京、苏州和杭州,而常州正好卡在三大城市之间。站在苏州或杭州的角度,常州对于他们的防守意义更大,毕竟常州控扼太湖。北军如果控制了常州,就基本控制了苏州或杭州的太湖防线,苏州和杭州是很难守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