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典历】毋亲夷狄疏其属

2020-09-17 08:15:01 作者: 【清风典历】

【译文】

吴王刘濞,是汉高祖哥哥刘仲的儿子……高祖十一年秋,立刘濞在沛地做吴王,统辖三郡五十三城。授印完毕,高祖让刘濞前来给他相面。看完说:“你的容貌有反叛之相。”同时内心感到后悔,但是已经任命完了,就轻拍着他的后背说:“汉兴立之后五十年间东南方向将有叛乱发生,难道是你吗?然而天下同姓是一家人,你千万不要造反!”刘濞跪地叩头说:“不敢。”

……

刘濞所在的封国因为有铜和盐的收益,百姓没有赋税。士兵服役发给代役金,而且给价公平。每年在一定的时候都要去慰问有才能的人,给平民赏赐。其他郡国要追捕的逃犯,吴王都收留他们而不交出。就这样一直过了四十多年,所以吴国人都愿意听他的调遣。

晁错做太子家令,得到了太子的宠幸,曾多次对太子随意说起吴王的罪过,应该削减他的封地……等到景帝即位,晁错做御史大夫,又劝皇帝说:“现在削减他也是造反,不削减他也是造反。削减他,反得快,灾祸小;不削减他,反得慢,灾祸大。”……

当朝廷的大臣们刚开始商量吴国的土地的时候,吴王刘濞害怕以后削减起来没完没了,就想借此机会发动叛乱。

……

孝景帝三年正月甲子,吴国先从广陵起兵……

吴、楚七国的反叛文书报知天子后,天子派太尉条侯周亚夫率领三十六个将军,去攻打吴、楚;派曲周侯郦寄攻打赵;将军栾布攻打齐;大将军窦婴驻扎在荥阳,负责策应节制讨伐齐赵的军队。

……

(由于七国叛乱打的旗号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十几天后,景帝派中尉去叫晁错,中尉骗晁错上了车子一直把他拉到东市。当时晁错还穿着一身上朝的衣服,糊里糊涂地就被杀掉了。

……

二月中旬,吴王的军队已经被打败,四散而走……

吴兵想要西下,但是梁国坚守城池,吴兵不敢越城西进,于是就移兵北上向条侯杀来,双方会于下邑。吴王出兵挑战,条侯坚守壁垒,不与之交锋。后来吴军粮食断绝,士兵开始饿肚子了,更急着向条侯挑战。一天夜里他们向壁垒发起进攻,开始进攻的是东南角,而条侯却下令让自己的军队注意防备西北角,不一会儿吴军的大队果然向西北方向攻来。由于汉军有备,吴军惨败,士兵大多饿死,有的叛逃溃败。吴王和他的部下壮士几千人连夜逃走,渡过长江到达丹徒。东越王被朝廷收买欺骗吴王,让他出来慰劳军队,被东越王派人趁机刺死,东越王把吴王的人头装起来,派人乘着驿车飞快地送到长安……楚王刘戊兵败,自杀而亡。

胶西王刘卬率领济南、淄川、胶东三国围攻齐国临淄,三个月没有攻打下来。这时朝廷的大军到了,胶西王、胶东王、临淄王各自领着自己的军队回到了本国……汉军将领拿出诏书读给刘卬听。读罢,对胶西王说:“大王自己考虑该怎么办吧!”胶西王说:“我们真是死有余辜。”说完就自杀了。他的母亲和儿子也一起自杀。胶东王、淄川王、济南王等先后自杀,三个国家的封号全都被废除,领土收回朝廷。郦寄率军围攻赵国,十个月攻了下来,赵王刘遂自杀……

当初,吴王刘濞带头反叛,把吴楚的军队合在一起,又联合了齐国和赵国的军队。结果,他们正月起兵作乱,到三月就全线溃散,只有赵国最后被攻破。

【小识】

刘濞受高祖委托,镇守东南,四十多年努力发展经济,免除百姓赋税,善待军方,礼遇人才,赏赐平民,干得也不错。只是害怕削减封地,就联合七个国家造反,实在有点“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味道。或许是自认为辈份大,国力强,威望高,“能使其众”,就不想当王而欲称帝了。利令智昏大概就是说他这样的人吧!

七国之乱的目标是“天下”,打出的旗号却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显然,他们知道,在和平的年代里,发动叛乱、挑起战争是不得人心的,所以玩了这手挂羊头卖狗肉的把戏。晁错是被诛了,叛乱的头子们连同他们的家人跟着陪葬了。单从这一点上看,晁错死得不冤。

对七国之乱,司马迁有一段评价:“争技发难,卒亡其本;亲越谋宗,竟以夷陨。晁错为国远虑,祸反近身。袁盎劝说,初宠后辱。故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山海不以封。‘毋亲夷狄,以疏其属’,盖谓吴邪?‘毋为权首,反受其咎’岂盎、错邪?”(玄承东)

稻芽:呈扁长椭圆形,两端略尖,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稻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稻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各产稻区均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