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吞山河的成吉思汗,为什么唯独放过了近在咫尺的印度?

2020-09-21 22:35:15 作者: 气吞山河的成

只不过当时成吉思汗尚未意识到这点,当他们率军追击扎兰丁抵达印度河畔时,打算趁势将拿下印度,心思细腻的耶律楚材察觉出了这个隐患,于是趁着“神兽”出现的机会巧妙地向成吉思汗谏言回撤。

那么,成吉思汗是不是因为见到了“神兽”而信奉迷信天命所以才率军回撤的呢?如果我们这样想,那就太低估成吉思汗作为一名出色政治家的基本素质了。

铁木真的“成吉思汗”这个尊号是蒙古帝国的“通天巫”阔阔出所赐,蒙古人信仰他们的原始宗教萨满教,而“通天巫”作为萨满教中“神的使者”,具有能够联系长生天与人间的“神力”。

在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之前,“通天巫”在蒙古各部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即便是实现了大一统后的漠北,“通天巫”阔阔出也有着非凡的群众基础,甚至到了后来随着蒙古的统一,阔阔出开始挑战起了成吉思汗的权力。

面对挑战权力、极具影响力的“神的使者”,成吉思汗毫不犹豫地将其处死,从这点来分析,足见成吉思汗不是一个虔诚的信神之人,一个连本民族最高级别的“神棍”都敢杀,出现于异域的“神兽”对他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按理说,即便是“监国”。成吉思汗也应当将“监国”的重托交付给幼子托雷,而非其弟铁木哥,且铁木哥的政治地位在当时的蒙古帝国之中,远超各路诸王,一旦铁木哥趁着成吉思汗西征作乱,几乎很难有人阻挡得了。

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元太宗窝阔台驾崩后,铁木哥就有了造反的企图,根据《新元史·卷一百五·列传第二》记载:“(窝阔台)太宗崩,乃马真皇后临朝称制,斡赤斤引兵至和林,人心震骇。”

从这段史料的记载就可以看出,若非铁木哥没有篡位夺权的野心,为何无诏带兵进京?因此,耶律楚材和成吉思汗的担忧是不无道理的。

故此,综上所述,成吉思汗之所以放弃将印度并入蒙古帝国,而连忙率军赶回漠北,最大的原因是担心后方不稳,成吉思汗把对幼弟铁木哥的偏爱与政治混为了一团,最终酿成了蒙古帝国初期畸形的政治格局,这也造就了他遗恨失印度的终身抱憾。

参考资料:《元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