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士族大家选择与胡族统治者合作:实是出于自己家族的利益考量

2020-09-22 05:07:27 作者: 北方士族大家

虽然这些胡族统治者们可以凭借自身武力夺得中原的城池与土地,但是想要彻底征服这片土地,还是绕不开这片土地上的文明。想要真正征服一个民族,就要从文明上对其进行降维打击。

可是当这些胡族统治者面对财力、资源以及素养都高的北方士族大家时,即便他们不曾理解中原的文明,也会对其拥有的管理与教化能力表示钦佩。他们不得不承认想要拥有这片土地,必须要向这些北方的士族大家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

2其二统领汉族终究是本族文化有优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面对历史悠久且人数众多的汉族子民,若是强迫他们对其俯首称臣,势必会迎来绝地反击。毕竟拥有历史文明的民族是有着自己的骄傲与尊严的,何况多年来,中原一直以正统自居。

面对蛮夷的入侵即便是暂时妥协,也不会彻底臣服。胡族统治者自然是希望这片土地上的子民顺服,这样自己得来不易的中原天下才能坐得安稳。自己外族的身份与这些民众直接对接,势必会造成矛盾,所以他们急迫地需要代理人为他们服务。

熟知中原文化,清楚整套管理手法并拥有威望的北方士族大家成为了不二人选。通过这些代理者的经营,胡族统治者们可以轻松享受中原的富庶与繁华。

无论是北方遗留下的汉族民众还是胡族子民都能在完备融洽的制度下共存,降低摩擦与矛盾,这片经历过无数战火的北方土地才能获得短暂的安宁,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才得以生存与绵延。

北方的士族大家们充当着缓冲地带与黏着剂的作用,令汉族的文化与血脉得以保存流传下去。

3其三胡族的文化水平落后容易被同化

这场汉族与胡族的民族文化大融合里,无论是汉族还是胡族都改变了自己原本的面目。汉族文明凭借自身的生命力与先进性在吸收胡族文化传统的时候,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内核。

汉族吸收了胡族的家用物品的设置,如胡床、桌椅等,但是骨子里的儒家理论却分毫不变。而水平明显落后的胡族只能迎接被同化的命数,沉醉于汉字语言的便捷与魅力里无法自拔,富足安逸的生活更是令他们意志薄弱。

曾经信奉的草原与山林之神悉数变化成儒家的孔孟二圣。草原上单纯的弱肉强食一套并不能在这片土地上发挥作用。想要驯化这片土地上的子民,只能学习此地的先进文明。

在驯化民众的过程里,潜移默化间这些胡族的统治者与贵族们反而被汉族经典文化所同化。这些来自草原与山林的游牧部族大抵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他们并不知晓这种绝佳的传播媒体形式会对人的思考产生多大的影响。

他们在马背上得了天下,却终究在汉族的教化信息里俯首称臣。若干年后,这些胡族子民们终究成为汉族大家庭里的一员。

四、总结

在五胡乱华的混战里,许多北方的士族大家是清醒的。加上安土重迁的思想左右,令他们产生了想要留在故土搏杀一番的想法。北方的士族大家选择与胡族统治者合作,其实是出于自己家族的利益考量。

只是这个行为确实促成了北方民族的文化与血脉融合,更是保全了汉族文明的流传与影响。使得北方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不仅拥有了胡族的勇猛,也拥有着经世治国的完备理念。

正是有这份韧性与实力,最终北方势力一统天下,开创了隋唐盛世。而当面那些仓皇逃离安于享乐的南方士族却大抵凋零。

参考文献:

《晋书》

《魏书》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