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郭嘉被称为“奇佐”?如果没有郭嘉,或许曹操早就败了

2020-10-08 12:18:54 作者: 为何郭嘉被称

说起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朗朗上口的有一大堆,比如诸葛亮、荀彧、荀攸、庞统、贾诩等等,实在太多了,但是有一个人不得不说,这人就是郭嘉。但是对于郭嘉的评价,却是呈现两极分化;喜欢郭嘉的人,一直都尊郭嘉为三国第一谋士;但也有人认为,郭嘉最多是中品谋士。

为何对郭嘉的评价,会出现这么两极分化的评价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郭嘉这个人很少出计谋,和荀攸的“十二奇策”简直不能比;但是郭嘉却对曹操影响和意义极大,曹操对郭嘉几乎言听计从;为何是几乎呢?因为刘备那次,曹操只听了一半,虽然没杀刘备,但也没软禁刘备。

不过史书上是称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曹操也是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郭嘉是很少出计谋的。有记载的,也就在曹操进攻袁谭和袁尚时;官渡之战大败而归的袁绍病逝,曹操进攻他的两个儿子,连战连捷。曹军诸将都想乘胜攻破二袁,可就在此时,先前力主北进的郭嘉却力排众议,独进奇策,建议退兵。

郭嘉给曹操分析了袁氏两兄弟之间的矛盾,说:“袁谭、袁尚素来互不相服,又有郭图、逢纪这样的谋臣在当中搀和,必然要反目。不如先南征刘表,静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一举可定也。”果然,曹军刚回到许昌,袁军生变的消息就已传来。曹操乘机回军北上,将袁谭、袁尚各个击破,二袁一死一逃。因为郭嘉的妙计,这一仗赢得既轻松又顺利。

其实郭嘉对曹操作用最大的地方就是其对人心的把握,实在是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整个三国史中,估计也就贾诩能与郭嘉相比了;但是贾诩更多的是用来保全自身,而郭嘉却是为曹操指引前进的方向,相对来说,无疑是郭嘉的更胜一筹。在郭嘉21岁时去拜见袁绍,仅见了一面,就知道袁绍必定难成大事,而后离开。

之后经由荀彧的推荐,去拜见曹操,结果两人相谈之后,郭嘉大喜过望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果然,曹操最终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当时,各路诸侯割据一隅,虎争天下。在这种情况下,郭嘉对一个个敌手心理状态的准确判断,便常常成了曹操获胜的关键。

比如在曹操在与袁绍争斗之时,曹操担心自己不具备与袁绍抗衡的能力,于是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他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郭嘉的分析很具说服力,不但振作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

公元200年,曹操为了免于将来同袁绍作战时前后受敌,决定先消灭在徐州立足未稳的刘备。当时诸将皆怕袁绍乘机来攻许都,到时候前进无法作战、撤退失去了据点。曹操也感到疑虑,于是询问郭嘉的建议,郭嘉对曹操说,放心去打刘备吧,而且越快越好,袁绍向来优柔寡断,不会迅速作出反应,不用担心袁绍。

于是,曹操举师东征,大破刘备,俘虏了刘备的妻子,擒了关羽,进而又击破了和刘备联合的东海贼寇。情况正如郭嘉所料,袁绍果然还没有作出反应,刘备就已被击败。也就在曹操与袁绍相持官渡之时,又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传到曹营:江东豪杰孙策,准备发兵偷袭曹操位于许都的根据地。

与袁绍相持中已经处于劣势的曹操,根本不可能再抽出兵力保卫许都。而一旦许都失守,曹操阵营将立刻分崩离析。这是曹营中人心最为动乱的时期,不少人开始暗中向袁绍献媚,准备为自己留条后路。在此紧急关头,郭嘉神预测孙策必定不能伐魏,因为其必定会被刺杀;果不其然,孙策被仇敌许贡的门客所杀。这或许是巧合,但确实为郭嘉的神机妙算添上了一笔。

在最后,曹操想彻底扫平北方之患,欲征讨乌桓,但又怕刘备会偷袭;结果郭嘉对曹操说,想去就快去吧,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许都也无妨,我料定刘备无法给你添麻烦。不是刘备不想添,而是有人会代替您来阻止他,此人就是刘表。结果果不其然,曹操在扫平了乌桓之后,刘备依然无法北伐,被刘表所钳制着……

曹操根据郭嘉的计策终于彻底平定北方,统一整个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在从柳城回来的途中,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劳过度,郭嘉患疾病去世。可以说,在郭嘉短暂的一生中,虽然并没有给曹操出过多少高深的计策,大多都是给曹操分析一通道理,然后就让他去打就行了,看起来似乎很不起眼,但这才是最难的。

郭嘉的计策,简单而又直接,直指人心;甚至可以说,这就是“阳谋”,但对方却无可奈何;比如就算刘备知道许都是空的,想去打,刘表会让他去打吗?就算刘表知道,也依然不会让他去,因为刘表怕的根本就不是失败,而是怕刘备做大,成为自己将来的对手,刘备虽然暂时不得势,但野心极大,而且也有能力,这点刘表是知道的。

可以说,郭嘉就是曹操的“明灯”,指引曹操前进的方向,在曹操难以选择的时候,给出正确的答案。在曹操平定北方的过程中,郭嘉的功劳才是最大的;如果发动赤壁之战前,郭嘉还在世的话,恐怕历史的格局,将是另一番景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