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为什么没人举报白居易的《长恨歌》呢?

2020-10-12 19:34:26 作者: 大唐为什么没

也正因为如此,你如何能说他写的就是李隆基?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什么乱七八糟,都被这精致美丽的几句诗给带过了。这杨家女子就是直接选进来的,这就是她纯洁美丽的初恋。

接下来就用浓墨重彩写杨家女子如何得到宠信,为安史之乱带来的生离死别做好转折铺垫。

简略惨案

不管李隆基在马嵬坡的心情如何,最惨的还是被迫自缢的杨贵妃。一个女子,为整个王朝衰败的转折点背下了黑锅、付出了生命。白居易对这一段是怎么写的呢?

相对于宫廷生活的浮华细致,这里只有简单四句: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为什么这么凄惨的时候,却如此简略?从文学艺术手法上来说,是为了详略得当,因为他要歌颂的主题是爱情。可是从人文角度来说,这无非就是故意对李隆基恶行的忽略,转而描写他的痛苦难当: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不写为什么,只写君王血泪流,塑造一个重情重义、却无可奈何的皇帝形象。

这么好的皇帝,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要举报?

美化皇帝

至于后面的思念和苦寻,通过方士找到仙境的“太真”: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种虚构情节和诗词歌颂的文学修为极高,但实际上都是对李隆基在整个事件中态度的解释、开脱,让人自缢,却要作比翼鸟,这不是美化是什么?

白居易写的《长恨歌》、《琵琶行》是中唐文学艺术成就的顶峰,但是从社会现实意义上来说,连《卖炭翁》都比不上。《琵琶行》不过是落魄官员的艳遇,《长恨歌》更加是凭空幻想出来皇帝的爱情。

后人喜欢这两首诗,一是文采、艺术性极高,第二,无非就是对爱情、艳遇的八卦本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