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根的一代”代言人——旅美女作家於梨华

2020-10-02 21:35:20 作者: “没有根的一

一、“没有根的一代”代言人於梨华的根。

白先勇在《流浪的中国人——台湾小说的放逐主题》中,称旅美作家於梨华为“没有根的一代”的代言人。她的长篇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充分体现了这位作家“觉得别人都是有家可归的,而我永远是浪迹天涯”的这一创作特征。

於梨华

其实,於梨华还是有根的。她原籍浙江省镇海县,于1931年11月28日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门第。曾经留学法国的父亲在光华大学教化学和法文。因为时局动荡,她父亲失了业,在抗战的动乱年代里,她随全家流浪,足迹遍及福建南平、湖南衡阳、广西柳州、四川成都、陕西宝鸡、河南洛阳、江苏南京……在颠沛流离的艰难生活中,於梨华“看到了真正的不以金钱衡量的朋友的真挚情感,和在危难中损人利己的人。等到一家人像叫花子一样,到了嘉陵江畔的重庆时,我虽然只有十四五岁,却已拥有一双锐利的眼睛,能观察、分析和辨别被世俗装饰起来的真伪。”

正是这双锐利的眼睛,对她后来成为作家发挥了作用。

1947年底她因父亲派到台湾一家糖厂做事,因而离开故乡,告别了大陆。

二、初到美国,异质文化语境的苦闷

1953年,於梨华孤零零地来到了美国三藩市(旧金山)求学,来接她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犹太人。这个犹太人,是她父亲由于业务上的关系在台湾认识的。初到美国的於梨华就免费暂住在这位犹太人家中,但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周末是她最忙碌的日子,打扫完七间屋子,两个浴室、一个厨房,还得清除院子里的杂草、整理花圃、扒去落叶等等。晚间,呼啸的风,雨打落叶的声音,不知名的野兽的哀嚎,空寂里猛然响起的电话铃……;更甚者,是看不见摸不着却紧紧纠缠着她的思亲之念。

两个月后,於梨华结识了附近加州大学分校的农学院的两个中国学生。又看见了中国脸,说上了中国话,于梨华激动得直想哭。农学院的两位中国学生很友好,积极计划帮她到洛杉矶转读一所更好的学校。可当她把新学校的入学许可证拿给犹太人夫妇看时,他们的脸犹如夏日风暴来临前灰暗的天空,指责这个无需花一分钱雇来的姑娘是个忘恩负义的人。她无语,不是没有话可以回敬,而是还不能用英文充分表达自己的愤怒。临行前的晚上,她发现那个犹太女人蹑足潜入她的房间,打开她的行李检查。於梨华终于忍不住,坐起来大声问她干什么。那女人却若无其事地回答:“我不相信你这个中国人,我要看看你拿了我家里的东西没有?”于梨华大吼:“我拿了没有?”那女人耸耸肩,径自掩门走了。

到了洛杉矶,她又受雇于一个三十余岁离了婚的女人。这女人有个六七岁的女孩需要照顾。于梨华白天上学,下午陪小女孩玩,晚上招呼小女孩睡觉,睡觉前要读书讲故事。小女孩睡觉后,她一个人呆在十二间房的大屋子里复习功课。而乡愁思亲的寂寞又常常挤走她自修时必要的宁静。好些夜晚,对着灯,对着窗外幽灵般的大树,她感叹地问:“色彩缤纷的美国啊,我为啥要呆在这冷寂的屋子里?”

她继续受雇,第一家,第二家,第三家,尝够了寄人篱下的痛苦滋味。挨了一学期,终因学习成绩优秀,被免除了学费,还拿到一笔奖学金,从此搬入女生宿舍,有了属于她自己的天空。

三、崭露头角,逐渐走向成功

在新学校,於梨华读的是新闻系。好莱坞的米高梅公司老板为提携青年作家,在这个学校设立了米高梅文学创作奖,在校学生都可参加竞选。她写了题为《扬子江头几多愁》的小说,叙述一个年轻女孩从汉口到重庆寻找离家出走的父亲,女孩以应征做女仆的方式在重庆郊区进入她父亲及另一个妻子的家,慢慢让父亲认出她的真实身份,进一步动之以情,当父亲偕她返回汉口家中时,她的母亲已在忧伤中去世。这篇小说荣获了1956年的米高梅文学奖,让众多的外国对手目瞪口呆,於梨华这个名字,第一次引起了海外文艺界的重视。

抓住时代心理,成功塑造留美华人艺术形象从1960年起,於梨华着意追寻记忆中童年的浙东家乡,写出第一部长篇小说《梦回青河》,揭露中国旧式家庭对于妇女的迫害。这篇小说先在台湾《皇冠》杂志连载,1963年全书出版后又再版六次,不但被台湾的广播电台连播,还被香港邵氏公司购得电影制作权。它所受到的欢迎表明了她的成功,这无疑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增强了梨华的不断攀登的信心。

《梦回青河》的成功,使她一本连一本的作品接踵问世。其中,《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是於梨华描写留美华人作品中最成功,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写成于她到美国十三年后的1966年,次年出版即获得台湾该年的嘉新最佳小说奖。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志清说:“这一则不太温馨而充分象征时代苦闷的恋爱故事是于梨华小说艺术已臻新阶段的明证。”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牟天磊、佳利、意珊、邱尚峰等形象,尤其是牟天磊。去美国前,他朝气蓬勃、倔强、还有点野;而十年后却变成了另一个人,他的心灵的苍老、早衰主要来源于在美国独打天下的痛苦留学生生活。带着一颗空茫的心,他回台湾寻安慰、找寄托。看到深深扎根的棕榈树,他忽然醒悟到,自己是“没有根的一代”,这就是寂寞和苦恼的总根源。

“没有根的一代”的苦恼,是中国特定的政治局面,台湾和大陆长期分割的历史原因造成的。于梨华的主要成就和贡献,就在于她敏锐、及时地抓住了时代心理,成功地塑造了牟天磊这个艺术形象。《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在台湾征信新闻报人间版连载三月后,即被台湾和香港的评论家认为是一部感人最深,给读者影响最大的作品,牟天磊成了读者本身的写照。多年来,于梨华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势头,在她年近七旬之际,又创作了一部表现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又一次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是北美版的《围城》。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