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刷牙的历史,没有你想的那么长

2020-11-04 17:27:34 作者: 古代中国刷牙

文丨南阁水哥导言

清洁口腔不仅是文化也是礼仪的需要。在古代中国,很早就有刷牙的习俗。所使用过的牙具也是五花八门。最主要的方式是漱口、牙签和牙刷。口腔清洁的进步,也是文明发展的标志。

刷牙习俗的起源

在《礼记 内侧》中记载“鸡初鸣,盐盥漱”。说明在古老的中华文明初期,就已经存在洗漱的习惯,而最常见的清洁牙齿是用盐水。但是这盐一直是民生必需品,用来刷牙,那可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漱口,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在东汉《金丹全书》中所说饮食之毒,积于牙缝,于当夜晚洗刷,则污垢尽去,齿自不坏。

而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清水、药水、茶水、盐水等不同等级的去污垢的方法来对口腔做清洁。先秦的时候人们除了早起要漱口,还开始在吃饭后也漱口。在宴会上有一种礼仪叫做“虚口”,就是开餐前用酒来漱口,这种高大上的方式还真不是普通人能够消费得起的。当然那些土豪贵族们随意。

而平民百姓要想洁净牙齿,还得另外一件工具——牙签。 在西方历史学家看来,牙签是人类最初使用的清洁口腔的用品。这自然和它的容易制作有关:不管是用金属器件、还是木条、亦或是兽骨、鱼刺,只要能抠出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就够了。

当然贵族们也会在这个方面进行攀比。金属、象牙、雕木做成的牙签,三国东吴时期的墓葬中出土过一件金属牙签。现在看来都是珍贵的藏品,在古代就是身份的象征。

没钱的人家就只能用木片做成的牙签来使用了。牙刷的出现

有一个成语叫做“晨嚼齿木”。在晚唐时期,人们会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这就可以用来清洁牙齿了。

这种刷牙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佛教。在西晋时期翻译的佛经就出现了菩萨拿着净水瓶和杨枝梳齿的记录。用完之后“口齿好香,方白齐平”。如果没有杨柳枝,可以选择槐木、桃木等。

可惜的是齿木这种习惯从印度而来,在中国并没有广泛的流传,大多数老百姓还是用 手去抠牙缝来做清洁,而上层名流倒是喜欢这种,毕竟看上去要高大上的多。

那么牙刷在什么时候出现呢?这确实有争论。

宋代《琐碎记》中曾记载了一种用马尾做成的“牙刷子”。日本高僧道元禅师在1220年来到中国访问的时候,也见过僧人使用类似的马尾制作的器物进行刷洗。而南宋的《严氏济生方》中“每日清晨以牙刷刷牙,皂角浓汁揩牙旬日数更,无一切齿疾”。这时候都出现早期的牙膏了。牙膏配方

前文讲到的在漱口时代,除了清水外还使用了不少药水。《太平圣惠方》中也有几款初级阶段的牙膏配方。用柳枝、槐枝加水熬煮,再加入姜枝,细辛末、芙蓉末,每日用来擦在牙齿上就能可以清洁的作用。

到了唐朝的时候,牙膏的制作和刷牙的方法已经开始输出到日本和朝鲜地区,逐渐成为当地人民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历史的遗憾

虽然我们很早就拥有制作牙刷清洁牙齿的方法,但这仅停留在贵族和士大夫阶层。众多的百姓并没有形成刷牙的习惯。在1989年第一次全国爱牙日的数据调查中发现,接近70%的人不刷牙,山区偏远地区接近90%。

由于古代中国的牙刷多数在佛门之中使用,而且鬃毛刷过于硬,大小不齐,在使用方面舒适性较差。并且底层人民对于佛门法器的敬而远之也让牙刷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动力。

直到鸦片战争之后,才从西方引入了现代牙刷和牙膏。这才开始在城市里重新普及刷牙理念。

我们走过的漫漫曲折之路,根源在于对于牙齿护理的不正确的观念和对于牙刷制作工艺的发展停滞。现在重新认识其实还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