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家门前都有一块“泰山石敢当”的石头,其作用实在太神秘了

2020-11-09 16:28:06 作者: 很多人家门前

时至今日,在豫西一带仍有这样的习俗,若某家在修建宅院时,正门对着马路,便会被视作冲撞了“路见”。冲撞了“路见”的结果和犯了太岁差不多,老百姓觉得这家人将来多半要挫折连连、家宅不宁。想要化解,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重新翻修房屋,改变大门的朝向,这样就能避开“路见”,免于灾祸。不过,这种方式显然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很难做到,所以,大多数犯了“路见”的家庭都会采取第二种化解法:在正对着大路的门口,摆起一块上书“泰山石敢当”的石头,这样就能避免灾祸,家宅安宁。

“泰山石敢当”究竟是什么呢?为何民间会认为此物有如此效用呢?

这还要从一个传说讲起。

就像是《西游记》里描述的一样,王母娘娘是个善妒的女人,她经常嫉妒众仙班庙宇香火充足,觉得玉皇大帝对自己有偏见,不给自己享受香火的机会。某次,王母找上了太上老君,想向老君索要几座庙,享受老百姓的供奉。

太上老君是个讲理的神仙,他创建了正统大道,受万世景仰,所以,他提出只要王母能为人间做几件好事,自然会有民众主动供奉。王母娘娘不服气,找上了玉皇大帝,说太上老君能办到的事自己一定能办得更好。玉皇大帝被缠得心烦,索性将妖孽横生的泰山交给王母娘娘管理让她吃点苦头。

王母娘娘得到泰山后,兴高采烈地下凡查看。没想到,泰山并不是什么富庶之地,整座山上除了乱石就是妖怪洞,连一片能耕种的土壤都没有,土地贫瘠不已。王母在泰山上走了一圈又一圈,越想越生气,不由得臭骂道:“好你个玉皇大帝,这是在存心坑害我。这鬼地方非但没有金银珠宝,没有肥沃的土壤,连人影子都见不到一个,就算我想做好事,可我又能造福谁呢?”

这几天刚好太上老君又做了几件大好事,得到了玉皇大帝的奖赏。王母娘娘气得嘴都歪了,她只能拿泰山上的石头出气:“你们这些鬼石头,戳在这里能起到什么作用?只会碍我的眼!”一气之下,王母娘娘施展法术,用鞭子将满山的巨石全都抽下了山。王母娘娘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无心之举竟为泰山脚下的老百姓谋福。

居住在泰山脚下的泰安百姓过着相当贫穷的日子,由于土地稀少,他们每年的收成有限,连填饱肚子都困难。最让他们难以忍受的是,泰山上时不时有大量妖怪下山滋事,每次都会造成极大的死伤。这天一群老百姓正在田里务农,只见一众牛鬼神蛇聚集在田埂上,张牙舞爪地杀向村民。正当此时,天上飞来无数石头,它们砸在妖魔鬼怪的脑袋上,将这群作恶多端的家伙砸死砸伤。

妖怪们被砸得叫苦不迭,纷纷遁走,逃往泰山。没想到,泰山上的洞府早已被碎石填平,他们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没办法,妖怪们只能逃往别处。村民们长久没看到妖怪作祟,便三五成群来到泰山上。眼前的景象让老百姓惊呆了,嶙峋的石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适合耕种沃土。漫山遍野的妖怪洞都被石块和土壤填平,再也没有妖怪出来作祟了。

虽说,村民们不知道是哪路神仙大发善心拯救了泰安的百姓,但玉皇大帝对此心知肚明。王母娘娘归来后,玉皇大帝立即给了她一大笔赏赐。从这以后,泰安地区流传着这样的风俗。某家若遇到了灾祸,那么,便在泰山上挖一块石头,将这块石头请回家中,就能让灾厄消解。所有妖魔鬼怪,只要看到了泰山上的石头,都会闻风而逃。久而久之,泰安的每家每户都摆着一块泰山石。

这个消息传到各地后,时有外地人来到泰山挖石,请回家中镇宅或驱魔消灾。一些道士也会将泰山石作为法宝,警示那些蠢蠢欲动的鬼怪妖物。或许是因为这个法子比较惯用,今时今日豫西地区的人家仍会供一块“泰山石敢当”。一般来说,泰山石有“泰山石敢当”和“泰山石敢挡”两种写法,一种旨在说明石头的来源是泰山无疑,另一种则是在申明其功效:万厄可挡,百无禁忌!

虽说,这只是从神话中沿袭出的习俗,但是,时至今日“泰山石”已成为民俗文化。抛开其封建迷信的成分不谈,其背后隐藏的故事就已颇具价值。

其实,在西汉史游的《急就章》中,就有“ 石敢当” 之语,唐颜师古有注,前已指出,颜氏注“石”为姓不妥。石敢当的真正含义应当解释为“ 盖即石可当冲也 ”,即灵石可以避邪厌殃抵当一切。石敢当避邪厌殃之俗也可以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找到旁证:

“河南汝阳彭氏墓路头立一石人,在石兽后。田家老母到市买数片饵,暑热行疲,顿息石人下小暝,遗一片饵去,忽不自觉。”此事被路人哄传,说“ 石人能治病,愈者来谢之”。又说“头疼者摩石人头,腹痛者摩其腹 ”;“凡人病自愈者,因言得其福力”,故尊那墓前石翁为“贤士”。

显然,这是人们把石人作为避邪治病象征的一例。其实,灵石崇拜是一种十分原始且流行广泛的宗教习俗,它形成于史前社会,阶级社会有其习俗延续,这取决于当时落后的科学水平,人们无力对抗自然,所以,只能以石头作为自己的崇拜象征。

参考资料:

【《泰山石敢当传说》、《急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