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灭亡后,郑思肖写了一首菊花诗,读后震撼人心

2020-11-10 19:33:50 作者: 南宋灭亡后,

每每看南宋历史,小佛都是恨得牙痒痒,南宋的皇帝与大臣都是求和派居多,要么甘做一个鸵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管他国土沦丧,于是,南宋一步一步走向了灭亡。

中国历史上,不是汉族人主政的政权并不少,而真正让汉族文化龟缩起来的只有元朝,毕竟其他政权还多多少少被汉族同化,或者是为了政权的稳定,引入儒家文化进行管理,然而,只有元朝,灭亡南宋之后,元朝统治者坚持不被同化,汉人地位低下。

直到元仁宗时期,一些汉族人做到了高官,他们竭力影响着元仁宗,让元仁宗从他们身上看到儒生辅佐治国的能力,有意重启科举考试,元朝才算是真正走上接纳汉族文化的道路。

赵孟劝谏元仁宗重启科举考试:人才所出,固废非一途……科举得人为盛,今欲兴天下之贤能,如以科举取之,犹胜于多门而进。然必先德行经术,而后文辞,乃可得真材。

在元朝近百年的历史中,汉人诗词创作者们,不敢公开写借古讽今、评论时事的作品,最多填填词曲,创造了“元曲”不可撼动的地位,而那些怀念故国的文人们,只能将自己的诗文作品封存地下,以图来日有机会可以可以面世,而这些作品大多数遗失,少部分多年之后得以重见天日。

不过,有一类作品例外,那便是咏物诗词,这一类作品保留比较多,今天咱们就来读一首生活在元朝初期的诗人所作的借物言志诗——《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这首诗作者郑思肖,他是南宋末年博学鸿词科考生、优秀的太学生,他十分痛恨那些尸位素餐者把持朝政,多次上书皇帝,要求改革吏治、抗击外族,只可惜人微言轻,书信并未送到皇帝手中。南宋灭亡后,他隐居苏州,对故国念念不忘,坐卧必向着南方,他所画兰花都没有根与土(以示国土沦丧),他的诗与画一样,表现出强烈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画菊》便是他这一类诗词中的代表作。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菊花不与百花为伍,虽然自己长在稀疏的篱笆旁,却感到乐趣无穷,简简单单14个字就将菊花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不并”、“独立”更是将菊花那傲岸的性格凸显清晰。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宁愿带着香气枯死在枝头,也绝不在北风中低头、被吹落,菊花的不屈精神在14字被表现得那样细致。

郑思肖写菊其实就是写人,名为《画菊》实则是在以菊花自喻,百花暗示那些投靠元朝的南宋遗族,而后进一步将元朝比作“北风”(元朝统治者从北方而来)表现他绝不向元朝统治者低头的民族气节,在当时具有深厚的意义,是一首爱国诗篇,读后令人感慨万千,细细理解后更是震惊不已。

参考资料:《宋人绝句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