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过年一定要吃这个,比八宝饭、汤圆还抢手,不仅仅因为味道好

2021-02-13 09:46:49 作者: 上海人过年一

七宝方糕

正宗的七宝方糕产于七宝寺,外皮用糯米,内馅则形形色色:芝麻、豆沙、枣泥、赤豆、桂花……它最大的特征是外皮甜糯不粘牙,馅料甜得适可而止。

桶蒸糕

桶蒸糕是颛桥区域的传统年俗小吃,名列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桶蒸糕由大米和糯米混合磨粉制成,用专门的杉木桶作为蒸具,蒸好后呈直径30厘米、厚10多厘米的圆筒形,很符合“新年节节高”的涵义。

四喜风糕

四喜风糕是宝山罗泾区域的特征糕点。四喜风糕以当地优质稻米为原材料,粳糯调配,在浸泡后沥干磨细成粉,加糖水搅拌后,筛滤成料,装入模具,于笼屉内蒸成。尽管工序并不杂乱,但粉之粗细、料之干湿、辅料增加、火候掌握等均需拿捏有度。罗泾的四喜风糕形状纷歧、巨细不同、口味多样,但均有糯而不粘、味美爽口的特征。

在上海郊区,还有一种“焋糕”撒播甚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山吕巷的白龙糕是焋糕的典型代表。

白龙糕

焋,意为装米入甑熏蒸,所以焋糕也称蒸糕。焋糕的首要原料也是糯米和粳米,二者混合份额因地而异。蒸前在糕粉里参加糖水不断搓弄,叫做“溲糕粉”,糕粉溲得好欠好直接影响焋糕的质量。将溲过的糕粉用筛子过滤一遍,使口感愈加绵密,叫做“插糕粉”。接着,将筛好的糕粉洒入模具中。金山、松江等地的焋糕多用三乘三、四乘四、五乘五等方方正正的竹制模具,方言称之为“糕正”。在米粉中放入豆沙或枣泥等甜馅料,再用糕粉填平模具。翻面后,揭开上面盖着的模板,糕点就有了精美的外形。最终将焋糕送上灶头,蒸熟后的糕点能够在寒冬腊月放上个把礼拜不会蜕变,由此成为盛行的年俗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