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暗访国内最大人体胎盘“黑市”,药商称当天就能给1万个“鲜货”

2021-03-15 16:38:41 作者: 记者暗访国内

原卫生部的《卫生部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规定,产妇分娩后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疗机构进行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

此外,对人体胎盘交易缺乏有效的监督。在临床中,所有产妇在分娩前都会和医院签订一份胎盘处置知情同意书,选项包括产妇放弃胎盘交由医疗机构按规定处置、产妇自行处置胎盘等。一旦产妇放弃胎盘交由医疗机构处置,怎么处置产妇并不知情。对胎盘的处置缺乏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

违法成本低也导致该乱象出现。《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对非法交易胎盘的违法行为处罚程度较低。

冯爱国解释,在这个“黑产”链条上,因为买卖行为的标的物是国家禁止的流通物,故该买卖是无效。对于违规转让、买卖医疗废物,邮寄或者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医疗废物,或者违反前述条例规定通过水路运输医疗废物的各方,也将受到前述行政处罚。而“承运人”明知托运人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运输医疗废物,仍予以运输的,或者承运人将医疗废物与旅客在同一工具上载运的,按照前款的规定予以处罚。

“如果说在非法交易胎盘过程中,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传播的,对行为人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追究刑事责任。”冯爱国说。

记者注意到,已有相关人士对于目前人体胎盘的捐献、管理、使用等管理问题提出建议。

2020年6月,针对有湖南省政协委员提出《关于规范我省人体胎盘处置现状的建议》,湖南省卫健委的在答复中就提到,目前,国家对于人体胎盘的捐献、管理、使用等管理尚无较为明确的系统性规定。下一步,该省卫健委将积极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反映,建议尽快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同时,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规定,联合药监等相关部门,加快探索建立湖南省人体胎盘处置各个环节的管理规定,推动人体胎盘处置管理规范发展。

武汉江汉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主任刘煜认为,现在国家为了确保人民的用药安全,将紫河车以及紫河车的相关中成药全部“踢出”新版药典,也禁止了交易新鲜人体胎盘,想从源头将紫河车的货源“打死”,但是对于中药紫河车的正规来源、市场使用问题缺乏明确规定。她认为,监管层应该细化法规,如果从源头上控制药用人体胎盘的质量,只收购检验合格的人体胎盘,加强管理,制成的紫河车也会让市场放心,避免了“黑市”的出现,如此既让有需要的病人有药可用,又保证了人民的使用安全。

记者暗访国内最大人体胎盘“黑市”,药商称当天就能给1万个“鲜货”

记者网购一个新鲜人体胎盘后,所附医院妇产科2月17日对24岁黄姓孕妇检验的报告单显示,其HIV、梅毒、乙肝病毒检测均为阴性。

贾杨则建议,国家可以明确一条“捐献补偿”的途径,不再出现“收购”一词,对于“捐献补偿”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成本,可以适当补贴。

“有资质的药材经营、加工企业,取得许可后,到有资质的医院,在严谨的质量评价体系监控下,合法、规范、安全地获取人体胎盘,将之变成药材。”贾杨解释,在质量评价体系中,至少应当包括胎盘母体不能有传染病、胎盘不能钙化、保证新鲜度等,在资质、质量都符合的前提下,再去收集、加工人体胎盘。

记者暗访国内最大人体胎盘“黑市”,药商称当天就能给1万个“鲜货”

网上商家打出广告,宣称新鲜人体胎盘“大补”。

他认为,要通过医学伦理学、医院感染学、中医药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医学、法学等多方面,对人体胎盘交易以及紫河车的功效,包括替代问题等进行一个整体的研判,不能孤立地去看紫河车的来源本身。如果可以建立“合理利用、规范使用”的有效机制,人体胎盘“黑市”自然会消失,也会保证紫河车的质量标准和医疗需求。

(文中王余、闫军、刘义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