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大提速 数字中国呼之欲出

2021-03-22 17:34:27 作者: 数字化大提速

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有一个此前的五年规划当中没有出现过的概念——数字中国。笔者粗略计算了一下,相关提法在《纲要》中出现了81次之多 ,而且独立成篇、位置靠前,是理解本次《纲要》的重要抓手之一,本文就从这个概念入手解读。

《纲要》全文分为十九篇,其中第五篇的题目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从章节内容看,“数字中国”包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及数字生态等内涵。“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201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布置2020年的经济工作任务时,提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标志着提出经年的“数字化”命题正式进入落实执行层面。

数字经济涉及“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层面,包含数字技术、数字产业、数据要素以及网络平台等相关领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正在形成庞大的数字产业。搜索、电商、社交等数据也在发展形成大数据服务产业。平台经济更是目前从高层到社会关注的话题。

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升级更需要数字赋能。如果说,传统产业和服务业属于1.0模式,那么通过各种数字化应用,把传统业务的部分或者全部环节加以数字化改造、推动数字化转型,就发展到了2.0模式。2.0模式的本质是可量化以及效率提升。当数字化产生的数据可以被收集、整理、分析,对新业务产生指导进而辅助决策甚至智能决策,则进入了产业3.0模式。从1.0到2.0再到3.0,就是产业数字化的一般路径。

数字社会是基于数字技术的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趋势,应用场景非常丰富。新冠疫情期间,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医疗快速发展成熟;健康宝、电子社保卡、电子身份证、人脸识别随处可用;各类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正在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和智能化改造……

目前,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这些场景都在数字化,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居网络互联,购物、订票、打车、用餐……拿着一部手机就能生活无碍,已经成为现实。

数字政府是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主要涉及“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和“数字化政务服务”。企业登记监管、卫生、交通、气象等政府数据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保证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如果能够面向第三方开放,则可以通过数字挖掘提升社会福祉。例如流行病提示、局部天气预告、城市公交到站准时预知等等。

此外,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运用,还可以全面提升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总之,未来的数字生活非常美好。

我国的数字技术位列第一梯队,数据应用领域和场景丰富,数据规模、多样性、价值巨大,在数字时代抢得先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生态正在搭建,数字中国未来可期。

文/李卓

图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