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南县:助“南县稻虾米”飘香大湾区的曹力农 还有这些故事

2021-04-06 15:46:00 作者: 湖南南县:助

苦尽甘来时岂会忘乡恩

既已达扶助同乡授人以渔

在曹力农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路上,有一件事他一直感到非常欣慰与自豪,他有着很深的家乡情结,在他拉起的队伍中,有一大部分是来深圳打拼的益阳人、湖南人。因为他打拼的过程非常艰辛,没资金、没人脉、没平台,由此及彼,他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同乡再经历自己曾经的磨难。

然而,仅仅在招工方面向乡友倾斜,并不是最好的方法。恰在此时,政协南县经促会深圳分会成立了。经促会的成立,让在深圳漂泊的南县人团结在了一起,有了发展的平台和温馨的港湾。

曹力农:历任的会长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后来,我在大家的共同推荐之下,就牵了这个头,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去创业的乡友们,如去了之后漫无目的,像我当时去深圳一样,我就提供给他们居住的环境,就和他们说居住到我的公司宿舍里去,就说不要钱的,你暂时住到我这个地方,包括吃饭,就在食堂吃,你有了发展,你找到了安身立所的地方再说。

曹力农很清楚,去深圳打拼的南县人,只有20%是想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视野的,而剩下的80%都是想谋求一份发展,改变生活状况的。这些游子和他当时一样,所以他不仅为他们提供立足之地,还会为有抱负、敢创业的乡友提供借款,少则几千,多则上百万。在经促会成立后,曹力农还联合发展较好的会员企业成立了基金会,平台化运作,更好地帮扶有困难的会员企业和创业者。

引源头活水搭交流平台

报桑梓乡音难改故土难忘

达则兼济天下,在深圳打拼十余年,站稳根脚,光环加身,曹力农始终忘不了的,还是家乡南县。虽然这些年,南县发展日新月异,但工业基础薄弱的底子始终让南县难以更进一步。破除这一发展瓶颈,曹力农的想法和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方针不谋而合,招商引资。

这里,就得先提到另外一件事,扶贫助学。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有颗帮扶弱势群体的心,曹力农也是。曹力农把扶贫助学的重心放在了家乡湖南,同时也联合自己在粤港澳台的商圈朋友成立了爱心团队,每年为1500名贫困学子提供资助。曹力农认为除了有金钱的捐助外还要有心与心的交流,他们应当与孩子们面对面,让孩子们同时拥有物质和精神上的慰藉。也正因如此,这些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家们,走进了三湘大地。

曹力农深知,湖南没有沿海省份的区位优势,以往的招商,大多数企业家都望湘却步,以致于湖南的优势难以被企业家所看到。曹力农则利用这样一种扶贫助学以及旅游的方式,将他多年打拼积累的良好人脉,带进了湖南,感受湖湘大地的秀美风光和发展潜力。

近八年里,曹力农每月都会带一批企业家来到湖南,而且其中的费用几乎都是他个人承担。

曹力农:每一次引领一些粤港企业家前往湖南时,我就和我太太说,静静,静静,我又要回一下家乡。她说,你又回去干什么?我说我带了几个企业,可能刚好适合益阳,适合常德发展的,我带他们去一下,你放心,我绝对没有耽误事情,工作我都安排好了。

说到这里,曹力农涌现出自己对家乡南县长期以来的愧疚。他说:“这些年来,我引领一些粤港企业家入湘,为湖南许多市州引进了不少企业,然,暂时因为我商圈的企业,没有适合在南县发展的,还没有为南县引进一家。”

曹力农带领香港、深圳考察团来南县考察

2018年秋天,曹力农和经促会几名会员一起回乡,遇到了南县稻虾米,也迎来他回报家乡的契机。

曹力农:我的那些会员,其中不乏回归创业的,在南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他们说会长,我们产出的大米啊,人家广东那边用车拉过去,在我们这里购进价一块多两块,拉到广东之后,然后那个米在当地挂牌卖,八块,九块甚至十多块。

南县稻虾米香港推介会签约现场

曹力农意识到,家乡肥沃的土壤,清新的空气,甘甜的水质,特别是稻和虾生态环保的种养模式,铸就了稻虾米生态有机的高贵品质,却还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没有品牌影响力,也就没有产生其应有的价值。为此,他多方奔走,四处推介南县稻虾米。

曹力农:刚好香港有一个亚洲农博会,所以我就极力推荐,慰问驻港部队,联合香港五大商会,展示给香港的千千万万人,当时三湘集团董事长刘胜辉先生就一直在感慨地说:在香港,我也经常参加一些在国际会展中心活动,首先很多人看热闹,结果产品展销现场会还没开完,看了一下就走了,大家没兴趣嘛。但南县稻虾米在香港国际展览中心展出的时候,人越挤越多,越挤越多。展销会结束后很多人还一直在那里围着观看那些稻虾米。

南县稻虾米进入香港市场,是南县稻虾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步,曹力农也因此被县委县政府颁发特别贡献奖,奖金20万元,曹力农在20万元奖金基础上,又额外添加爱心款一起捐给了贫困学子。

时至今日,曹力农仍在利用自己的各种身份为推介南县稻虾米而四处奔走,希望以稻虾产业为引领,让家乡南县加速发展,让家乡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图片及供稿:南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