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莘莘学子如何在数字图书馆里快乐畅游

2021-04-20 12:19:19 作者: 看莘莘学子如

荀子《劝学》中有言“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指明了善于借助外物的重要性。两千多年过去了,当今世界上的可借助之物,即便荀子在世也无法想象,数字化便是其中之一。它让每一个有志于学者,真正实现了心不妥协,行不受限,可以轻松地将整个图书馆装进口袋,变成自己的家庭教师。

4月23日至9月28日,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西安图书馆承办、西安市13区县的公共图书馆协办的“西图邀你来寻宝 把你喜欢的说出来——2021第二届西安市共公共图书馆百万数字资源寻找‘阅读达人’活动”将如期举办。活动旨在引导更多的读者爱上图书馆,并且充分挖掘利用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资源,将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限制的“网上图书馆”带在身边。

在本届西安市公共图书馆寻找“阅读达人”活动即将正式开启之时,不妨通过我们粗略地归纳和提炼,看一看上届的阅读达人们怎么利用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

刘子越(小学四年级)的阅读故事:用耳朵代替眼睛去看世界

小时候,每天晚上妈妈都会给我讲故事,后来她用一个软件,让我“听书”,自此我养成了“善听”的习惯。

之前和妈妈一起去过西安图书馆,那里简直就是书的海洋。近段时间,老师告诉我西安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里有丰富的“数字图书”,可以随时随地免费阅读。于是,我喜欢上了里边的“听书”。

听书可以说是一种享受。比如《西游记》吧,小说那么厚,然后通过一个甜美或者很有磁性的声音来朗读出来,让人们可以在走路、做事的闲暇时光,不用捧书,也能领略到阅读的快乐和魅力。

西安图书馆数字资源,听书栏目里的国学经典包含很多内容,我点进去后简直震惊,那么多的图书那么多的内容,一个小小的公众号就能容纳,太神奇了!

听书其实也需要思考,因为朗读者的声音仿佛就在和我对话,我需要通过他的声音去判断事件发生的起因和结果。听和读,看似不一样,其实也一样,读用眼睛看,听是用耳朵看,用心想。原本以为自己听过了一本书,其实是用心想了一本书。

这个发现让我觉得,有时间可以多听听书,发挥想象,用耳朵代替眼睛去看看世界。

刘雨菡(小学三年级)的阅读故事:“寻宝”,让我乐此不疲

最近,妈妈给了我一座知识宝库,这个宝库就是西安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这里真是一个知识的宝库,数都数不清的数字图书以及音频、视频资源等,令人应接不暇。

进入宝库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求,寻找宝物。我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宝贝”——《呼兰河传》,十分好看。《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小说表达了作者对祖父的情结用充满童真的文笔描绘了人物和事件,有讽刺有赞赏,有热闹也有寂寞。

打开书的第一页,我仿佛置身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东北的一个小城镇——呼兰河。呼兰河并不繁华,但在单调中蕴含着生机,夹杂着悲凉。作者笔下的童年是快乐的,也是寂寞的。这份珍贵的快乐来自于祖父的幽默和关爱,而寂寞却来自于父母对她的冷淡。读了《呼兰河传》,更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童年的快乐与幸运,从而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现在,在知识宝库里“寻宝”已经成为我假期的一项乐此不疲的事。每天,我都尽情徜徉在知识宝库里,享受着阅读的快乐。朋友们,快进入这座知识宝库,我们来一起寻宝,一起感受阅读的快乐吧!

夏西蒙(中学生)的阅读故事:看好书,来西安图书馆共享数据库

在当下的生活里,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从而忘记了阅读的滋味。而今天,数字图书馆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让我们在手机上就可以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近些年,各式各样的新奇图书馆越来越多,但它们都忘了读书的本质。而这个数字资源库,既能激发人们对阅读的兴趣,又能良好的保证读书的氛围不受外界打扰,可谓两全其美了。

都说读书可以让人忘记时间,但书就像是收获希望的土地,需要辛勤耕耘,才能获得更多的粮食。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书,书给我们带来快乐,使我们不虚度光阴。

当我在寻找资源时,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进去的页面里分成很多个板块,以便人们寻找。可在点进去以后,又分为很多的小标题,这样会使我们寻找书的时间大大缩小,还更加精确。比如在平台“超星电子书”里,又有小说传记、历史军事、经典名著等栏目,可谓十分贴心了。

2021第二届西安市公共图书馆百万数字资源寻找“阅读达人”活动评选期间,所有读者不仅可通过“西安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入“数字资源”中心,寻找自己最为喜欢的数字资源,尽情享受快捷、方便、免费的阅读服务和体验,还可以把这种幸福的体验和背后的故事写出来,参与“阅读达人”的评选。活动将从所有参加者中评选出60名“阅读达人”,并颁发奖品和证书。

(西安图书馆供图)

责编:贾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