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这群普陀人,这位老人才能“夕阳圆梦”

2021-04-25 20:08:13 作者: 多亏了这群普

在宜川路街道农林居民区,一个关于“三入家门”的动人故事,感动着在这里的每一位居民。

居民们说,在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和城管队员身上,我们看到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光与热,热情和温暖;居民们说,是街道、居委会和城管队员几次三番的用心用情,共同谱写了“爱的赞歌”,用行动彰显了基层社区“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的宗旨与担当。

“生面孔”现身居委,老人暂得安顿

2020年10月,农林居委会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求助者”。生疏脸庞下隐藏不住的落寞神情,让居委干部迅速放下了陌生感,在快速检查老人身体状况后,她们又马上端来了水和食物。待老人家稍稍安定,两位工作人员又用心地了解起他的基本情况。

在经过对于“零碎”信息的拼凑后,居委会向派出所发出求助,并找到了相关联系人。说服教育之后,相关亲属同意暂时将王姓老伯接走安顿。

面对看似走向圆满的形势,农林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姜华还是有些不大放心。介于此时的接手人并非直系亲属,对于群众利益负责到底的责任感给予了姜华巨大的工作力量。经过颇费周章的用心搜索,他最终找到了王老伯的直系亲属。在登门造访时,他告知相关人员必须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然而,走访经历却也让姜华很快意识到,直系亲属的窘迫现状所带来的问题。在义务和现实间存在着一道隔开彼此的巨大鸿沟,注定在短时间内难以弥合,而这道鸿沟也将牵扯出更多和王老伯相关的故事来。

老人再次“流浪”,居委城管协力解决

很快,时间指向了2020年冬天,一通电话打到了宜川城管中队。有农林小区居民反映,在居民区内有人在公共部位乱扔烟头,威胁社区安全。姜华便陪着执法队员王国樑赶往现场,然后他们吃惊地发现——被投诉人竟是王老伯。

在向相关人员了解后得知,因为王老伯与远方亲戚间日久生隙,导致了老人不按常理行为。对于居委会和城管队员的上门走访,相关亲属表达了请求相关部门尽快将王老伯纳入救助的强烈意愿。沟通后,居委会与亲属达成了初步共识——一面加快解决王老伯获得政策帮助的办理速度,一面由居委干部和城管队员不定期确认老人的生活状况,一个让各方都能满意的最终方案初见曙光。

用好政策,老人生活终获保障

2020年12月,姜华通过细心对照,找到了工作突破口。在与宜川路街道相关部门充分沟通后,王老伯终于通过了相关的评定程序,获得了与生活相关的救济福利。从今年1月起,王老伯不仅每月能领取生活费用,还成为了医保覆盖对象。这便从根本上解决了老伯的困境问题。

为更好解决王老伯的日常照料问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还通过“梦想漂流瓶”活动,帮助老人家寻得了一家合适的专业养老机构,“老有所养”的夕阳圆梦终获成功。

看到王老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安身之所,这时的姜华才终于放下了担心。他表示,“王老伯的特殊情况是个案,但这次经历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要做好居民工作,光有满腔热情还不够,要熟读政策,用好政策,才能给居民最好的保障。”

来源: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