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家庭背景”大公开:对不起,他们都来自富裕家庭

2021-05-02 15:45:34 作者: 高考状元“家

考试制度在中国源远流长,从古至今,读书都被认作能够进入上层社会,改变阶级现状的最有效途径,从古代科举制到如今的高考,都被认作命运的转折点,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在古代,一举夺魁瞬间便是人间龙凤。而在现代,高考同样“逼疯了”无数的考生和家长。

所谓“十年磨一剑”,十二年寒窗苦读都被压在这一场考试中,这也是无数寒门学子能够飞上枝头的机会,寒门学子更加重视这次机会,但结果往往让人大失所望,研究公开了多名高考状元的家庭背景,但是,对不起,他们的家庭往往是非富即贵。

为何寒门学子与“状元”无缘,为何如今寒门难出贵子?

高考状元“家庭背景”大公开:对不起,他们都来自富裕家庭

足够的物质条件

单单是物质条件一项,便压垮了无数的寒门学子。

拿最基本的来说,富裕家庭的孩子能听着按小时计费的私人家教课,从小学习舞蹈、乐器,放假了出国旅游,英语自然也不在话下。

陶冶情操,开阔眼界一直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能有强健的体魄,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心态。可对于寒门学子,或许有些人能保证衣食都很困难,他们能做的只有埋头苦读。

起点就已经不一样,寒门学子想要超越就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甚至有些孩子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和学习深造的机会。

高考状元“家庭背景”大公开:对不起,他们都来自富裕家庭

2017年的北京市文科状元——熊轩奥,高考成绩690分。他在聊起自己的学习方法时直言不讳:他获得今天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己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外交官,从小便跟着父母去世界各地增长见识。他甚至直接说,他比很多人能享受到资源丰富的教育和衣食无忧的生活……

2020年山东高考状元——孟令昊的事迹便更让人震惊。他以711的高分成为山东省的高考状元,单单分数就已经让人望尘莫及,关键他竟然还是艺术生,他的大提琴已经获得了十级证书,而且他从未为学习放弃自己的爱好,却能在学习和爱好两方面双双取得如此成就,而这背后,也离不开家庭物质条件的支持。

高考状元“家庭背景”大公开:对不起,他们都来自富裕家庭

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能够言传身教,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

高学历的父母往往能在家里给孩子创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甚至许多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与父母一起读书的习惯,这样的孩子怎会不优秀?

大家都知道清华才女——武亦姝,她在《中国诗词大会》拿到冠军的时候年仅16岁,还是个高中生,2019年她在总分只有660分的上海,以613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高考状元“家庭背景”大公开:对不起,他们都来自富裕家庭

武亦姝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是教师,在早期采访中武亦姝就说,父亲下班回到家会把手机调成静音,每晚和武亦姝一起看书,喜欢诗词也多半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有如此言传身教的父亲,如此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怎么会不优秀?

而2020年湖北理科状元——唐楚玥,高考取得725分的高分,而她的父亲本身就是大学教授,从小所受的教育和家庭氛围自然不言而喻。

根据调查结果以及许多人的生活经验都显示,教师的孩子往往成绩都比较优秀,关键原因就在于教师往往更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愿意将更多时间、精力、资金投入到孩子的教育方面,另外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教师的家中往往学习氛围比较浓厚,孩子耳濡目染总会从中受益。

高考状元“家庭背景”大公开:对不起,他们都来自富裕家庭

意识和资源

除了富裕家庭在物质和思想方面的优势以外,所谓的寒门也存在自己的缺陷。

许多人想象不到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他们只想养家糊口,他们不愿意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金钱,甚至希望孩子不要继续读书早些赚钱,减轻家里负担,他们或许并非目光短浅,认识不到读书的重要性,或许只是供孩子完书全家就要饿肚子,他们读不起。

出身寒门的孩子往往也会为学习上的各种费用操心,甚至放假还要打工,帮家里干活,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甚至最终选择放弃学业。

小结:

哪怕面临着如此情形就说高考不公平?

恰恰相反,高考很公平。央视名嘴白岩松说:“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高考至少他给了寒门学子一个摆脱命运的机会,一个能往上走的机会。

而现实也是,即使越来越少,甚至没有寒门学子获得“状元”的名号,但依然有很多寒门学子凭借着高考考上大学,走出农村、大山,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状元”们的家庭背景我们可以去关注,但是他们之所以能成为“状元”无论有多少有利的条件,他们的努力都不会少。寒门走出去的孩子会为祖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会有很多富二代白白浪费了父母创造的良好条件,成为社会的毒瘤。

因此真正重要的是,无论自己身处什么样的环境,拥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都要奋斗,努力学习。

高考状元“家庭背景”大公开:对不起,他们都来自富裕家庭

连英语老师发音都不标准,孩子们如何做好听力题,连圆形都没有条件画好,如何要求孩子们学好几何。为何有些家长哪怕节衣缩食也要买学区房?又为何有些家长为争取让孩子上名校的名额挤破脑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