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艳:新时代教师的幸福与专业成长

2021-05-07 10:29:01 作者: 郭秀艳:新时

郭秀艳:新时代教师的幸福与专业成长

为了提升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之找到幸福感、成就感、归宿感,佛山市高明区京师附校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特邀请了郭秀艳老师,她是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辽宁省特级教师、2019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专家型校长郭秀艳工作室”主持人、全国第四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管理类年度人物。她作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曾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过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她是“本根教育”创始人、北京京师时代教科院“本根教育”研究院院长、辽宁朝阳博睿双语学校小学原校长进行讲座。本次讲座由北大未名书生教育书院执行院长齐宝海组织并且全程陪同郭秀艳校长此行。

2021年4月30日下午2点,京师附校一楼阶梯会议室座无虚席,全体行政及教师聆听了郭秀艳的精彩讲座——《新时代教师的幸福与专业成长》。

郭校长谈到教师的专业化时,她说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她讲道:今天上午我在室外给家长、师生做讲座时,突然,天空中出现了彩虹,孩子们的目光一下子齐刷刷地望向了天空中的彩虹。如果这时我很生气,批评孩子,效果肯定不灵。因为学生看彩虹,是一种条件反射。这时,我们就顺着学生的心愿和学生一起看一眼彩虹;紧接着就说,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今天来到这里参加家长会就像天空中的彩虹,多美呀!(台下掌声响起)。郭校长:一二,(同学们:安静!)郭校长:目光,(同学们:聚焦!),这样应变、自然过度,一下就把1000多位孩子的目光拽回来了。我们教师要培养自己轻松驾驭课堂的能力。在课堂上遇到了尴尬的问题时,我们要善于去接纳孩子的行为,再进行转变继续往下走。是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如何去正确的有效地引导是关键,这是留给我们教师去揣摩的问题……

继而,郭校长与老师们一起探讨了什么是幸福的问题?这个世界上各行各业,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幸福感是不一样的。她讲到了作为教师我们的幸福感源于一种心态、一种感受。其实幸福感很简单。例如:一天下来,孩子们放学回家,一个个都平平安安地回到了家,这时你坐在静静的办公室或走在静静的校园林荫道上,你的心里就会感到很幸福——完成了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回家了。

郭校长讲道,我们教师的幸福感也是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常常困惑在我们教师心头的:是谁偷走了我们教师的幸福?是谁偷走了我们教师的幸福呢:是工资待遇,是他人的评价,是专业素养,是职业的认同等等等等?一旦困惑在这样的圈子里,你就会不能自拔、困惑不堪!我们教师的专注力应该在学生身上、在教育教学事业上。教师的职业动机:为薪水,是为生存;为良知,是为事业;为成长,是为了事业。教师的思想境界,决定了教师的幸福感、成就感、归宿感。

郭校长不愧是从事“本根教育”20载的研究者。她提倡这样的理念:以人为本,以德为根,以爱为魂。做最好的自己,让世界因我而美丽。

一个教师的幸福感,是在自己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不断地修炼、不断地自我开发潜能。只有不懈的拼搏,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专业技能,把心血花在教研上,把爱化作春雨无声无息的滋润在孩子们的心田,孩子们快乐、健康的成长自自然就成就了我们教师的幸福感、成就感、归宿感——待遇也好,声誉也罢,一切将会随之而来。

郭校长谈到了教学教育的满意度,其真知灼见,可谓高屋建瓴。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内涵力,才有竞争力。有为,才有位。我们面临着一个优胜劣汰的时代。我们教师要有紧迫感、危机感。| “沉舟侧旁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她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以人为本,我们教师的幸福感要从自己的身上找出。幸福不是别人赐给你的,而是你自己奋斗出来的。

讲座结束时,京师附校执行校长何宝栋代表学校对郭校长的生动讲座表示深深的感谢。动员全体教师深刻领会郭校长讲座的精髓,把我们教师听到的、想到的、悟到的教育良方落实在行动上,提高我们教师的专业技能,真正找到我们教师的幸福感。

郭校长讲座后的当晚,我们的行政领导、班主任老师立即在“本根教育(京师附校骨干教师群)”发表感言。德育处副主任何斌发表感言: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育人、育心的理念;要自我不断学习,不断挑战自己!

今天,我领悟到郭校今天讲的一句话;“我们幸福吗?” 我认为我是“幸福的。” 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活在天堂里;教师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活在地狱里。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让学生喜欢,因此,要想有所改变,首先要改变自己。只有改变了自己,才会改变学生。只有改变了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我总结一句话: 教师是一根蜡烛 点燃学生心中“希望的火苗”;教师是伟大的,没有教育情怀、没有育人育心、也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那我觉得这样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感恩遇见!

本校班主任、英语教师邓惟陶发表感言:

非常感谢北京京师时代教科院“本根教育”研究院长郭秀艳校长的精彩讲座。我有幸现场与郭校长互动,我提出了: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疑惑。郭校长轻松回复,循循善诱,用了六个字概括:接受、转移、疏导。我深深地认同了她的观点。郭校长用了90分钟时间把她的课题以及丰厚的经历分享了给我们全体教师,真是受益匪浅!

再次感谢京师时代教科院与本根教育研究院,给予了我们全体教师学习的契机。我将会把“本根教育”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编辑:吴迪(供稿:齐宝海 陈二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