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英雄赖宁15岁牺牲,下葬现场万人告别,今安葬家乡烈士陵园

2021-05-10 17:39:05 作者: 少年英雄赖宁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刻,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有的人生命的旅程很短暂,但是却给人们留下了最美的风景,就如同诗人臧克家所说"有的人死了,可他仍活着",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他的躯体,但他的灵魂与精神常驻。

年仅15岁的少年英雄赖宁,当他无畏冲向火场的那一刻,他瘦弱又伟岸的身影从此扎根于这片大地之上,当年他下葬时,现场万人同他告别,母亲更是痛不欲生,如今32年过去了,曾经英雄的坟墓现今又在何方?

少年英雄是稚子

年龄只是一个符号,它从来不是限制人们行动的枷锁

。15岁时你在干什么?也许还在与初中学业作斗争;也许还在和父母撒娇买心爱的玩具;也许还在为早上多睡10分钟而烦恼,而15岁的赖宁用生命谱写出了一首人生赞歌,

虽是少年身,亦有壮志心。

1973年,赖宁出生在四川石棉的一个干部家庭,父母都在当地政府单位任职,虽然家里条件很好,但父母从来都不娇纵孩子,所以自小赖宁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从小学开始,赖宁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有很多特长,在参加的绘画大赛和书法大赛中都斩获优秀的名次,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小学毕业升初中的时候,按照赖宁当时的条件,他获得保送中学的资格,但是赖宁主动选择放弃,而后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在5264名小学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成功考上当地重点中学—石棉中学。

美好的品质需要从小培养

,人们常说"三岁看老",这个时候的赖宁就很自己的想法,如果按现在这样发展下去,赖宁的未来不可估量,但谁也没有想到少年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5岁。

勇赴火场惨牺牲

十几岁的孩子可能还在为没有收到家人的生日礼物而生气,而同样年纪的赖宁已经很有社会责任感了。赖宁的家乡石棉是一个四周环山的地方,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每年到了干燥风大的春季,这些山林就极容易起火,所以每年春天这里火灾频发。

赖宁上小学的时候就曾三次上山救火,为此当地林业局还特地向学校写了感谢信。

谦虚是一种美德,低调也是一种智慧,

赖宁这种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更值得大家学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的家庭教育能让孩子获益终生

。也许是受到父母的影响,赖宁责任心很强,10岁那年就亲自给当地政府写信,希望县政府能打击遏制大渡河周边的非法捕捞行为,不得不说少年的觉悟很高。

家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拥有特殊感情的地方

,赖宁对家乡的爱是无可置疑的,毕竟他将生命都献给了所热爱的这片土地。

1988年3月的一天,石棉县海子山因为电线短路引发山林火灾,山火借着风势越燃越烈,刹那之间,山上宛然成了一片火海,除了浓厚茂密的森林,山上还有石油公司油库以及卫星电视转播台,扑灭山火万分火急。

我们必须承认每个时期都有其局限性,毕竟社会是需要一步步发展而更加完善的。

那个年代森林消防不像现在这样完备,当地人也会参与这种山林救火,当时在家写作业的赖宁看到了那漫天的火光,立马飞奔至火场,与小伙伴们加入救火队伍中。

火势真的太大了,一时半会也灭不了,但眼看天色越来越晚,现场指挥救火的领导下令先将参与救火的学生送下山。

本来赖宁和同学们一起已经被拉上了车,但眼看天越来越黑,灭火人员行动更加困难,大火亦是愈加猖狂,

十几岁的孩子虽然不如半百老人更加懂得生命的意义,但也知道生命的珍贵,

即便这样,赖宁仍义无反顾从车上溜回去继续灭火。

在所有人不懈努力之下,大火最终还是被扑灭了,三千多亩森林损失不大,油库和转播台也没有受到大的影响,而赖宁却在这场大火中牺牲。

次日中午人们在海子山南坡发现了赖宁的遗体,他的尸体仍旧保持着奋力救火的姿势,可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赖宁还是想着灭火,就这样,一个刚刚15岁,还有大好未来的少年再也看不见这个世界明日早早升起的太阳。

烈士下葬万人送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国家,那些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英雄永远不会人们被遗忘

。赖宁被授予"英雄少年"、"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中国少年先锋队小主席"等荣誉称号。

他勇敢救火的英勇事迹一时之间为全国人民所知,大家纷纷赞扬这个有责任心、勇敢的少年,

人世间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作为英雄的母亲,失去心爱儿子的黄和榕悲痛欲绝。

在赖宁遗体下葬的那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送别小烈士最后一程,当时现场人山人海,大家自发排队一一跟英雄告别。赖宁的妹妹手持哥哥的遗像走在前方,赖宁的很多同学都来与他道别,但母亲黄和榕一定是现场最难过的一个人。

赖宁牺牲后被安葬在家乡的烈士陵园,如今与周围其他烈士的墓地一样,简单稳重,墓碑上也只写着"

赖宁烈士之墓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