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炫富”成风,各平台开始清理

2021-05-11 12:21:32 作者: 社交平台“炫

炫富成风

各平台今年来清理炫富内容

近年来,各社交平台刮起“炫富风潮”,晒包、晒车、晒天价美食等短视频层出不穷,对网络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今年,各社交平台开始整治清理炫富内容。抖音表示,1月以来已清理此类视频2862条、音频324条、话题47个,封禁违规账号3973个。

抖音平台部分被封禁的炫富账号

小红书表示,已封禁一批涉嫌刻意炫富、恶意炒作的账号和笔记共2371个。

快手表示从2021年1月起,已经通过技术手段与人工审核等方式处置了违规账号10010个。

上述平台还表示将长期打击平台上涉及违规行为的内容,如“不正当展示自身优越条件”“心灵鸡汤式炫富”等。

网信办介入

将严管流量入口禁止炫富

5月8日,国家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张拥军表示,前段时间清理炫富短视频的违规信息6万多条,关闭违规直播间1174个,关闭违规账号3609个,不过炫富问题仍然存在。

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要严管排行榜、热点榜、双首页、精华区流量入口,对这些信息的展示也是管理重点。此外,网信办将督促网站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平台自己要去管、管好管住。要建立标准,加强审核,包括建立黑名单,对于老是展示这些东西的账号,要纳入黑名单,慢慢从根源上把这些问题解决掉。

现象

多家平台炫富视频仍“健在”

打开小红书App,“坐拥数套200平米以上房子”“旅行乘私人飞机”“买奢侈品像买菜一样随意”的“白富美”并不少见。

在抖音平台上,也有人靠着购买超过自己用度的商品走红……可以看到,虽然近期不少主管部门已经发布相关政策,平台也表示在打击炫富行为,但平台上的炫富现象依然屡禁不止。

小红书App上的炫富类账号,图来自网络

分析

炫富视频不是分享生活而是流量生意

为何这些博主频频炫富?一名博主表示,这是一门“流量生意”,因为“透露富人生活的视频流量大、更容易吸引粉丝”。

此前,被官方媒体点名的“大logo吃垮北京”就是一个以炫富视频换取流量的典型。

据后台数据显示,“大logo吃垮北京”的广告收入不菲,一条50秒以上的短视频报价就超过50万元,粗略估算,他从短视频平台获得的总收入在5000万元左右。

专家分析

“炫富”也有产业链

对于目前用炫富换流量的现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表示,“在社交媒体平台炫富的,大多数是假富。这个炫富也有产业链,早期有拼团轻奢拍照的行业,由于流量导向,也逐步从社交群体转为了商业链条,有专门的策划、后期、导流等等。”

对于炫富视频的监管,盘和林认为,平台应进行治理,“如果炫富本质是带货的,那么平台需要让自媒体自己表明,这是直播带货,还是内容创作。商业行为必须要让观众知道,这是广告,而不是内容创作,也不是真正的生活感悟。”

平台是这类行为的受益者

互联网分析师葛甲评论这一现象时表示,当代炫富行为的作用已不仅仅为了满足虚荣心和实现虚假自我实现了,更多时候带有非常强的经济化和利益化特征。

“这些互联网平台用户平均年龄较低,存在相当规模的三观正在形成中的低龄用户群体。这部分人群较为容易受到网络热潮效应影响,在非理性热度中完成三观的成型,这对于下一代的成长是不利的。”

葛甲表示,炫富现象单独靠平台治理比较难,因为平台正是这类行为的受益者,让平台治理炫富无异于让其挥刀自宫。而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及时监督平台出台具体措施,对相关账号进行处置甚至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