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人上人,一天饭费10元,22岁我就成了低欲望青年

2021-05-12 07:08:06 作者: 不想人上人,

研究生毕业,优优回国进入互联网大厂工作,年薪不到15万。工作了,便不能再做啃老族。她开始意识到赚钱不容易。

每天996,累得倒头就睡她很少有时间出去逛街,购物的欲望也慢慢淡了。

工作需要穿职业装,优优便去一些高品质的平价店去买。

与以往不同,她不再注重品牌,更注重质量,几百块钱的衣服,质量好,也会买。

不穿的衣服,优优也不会扔掉,她清洗干净,收拾整齐,放进箱子里,送到小区回收站。

“现在扔东西我会舍不得,但分享给有用的人就很满足”。

优优的公司为员工提供每日免费三餐,伙食非常不错,营养搭配得好,卫生又健康。

自从入职之后,她就天天在公司吃饭,大概2、3周,会约一下好友,去饭店小聚一次。

“高工资不可持续,还是得为未来做打算”。

优优说,进入极简状态,欲望会变低,尤其对物质消费的欲望。

减少购物时间,优优更加关注自身的成长,她现在最大的支出就是健身和能力提升。报了两个线上课程,一个是项目管理师,还有一个是英语口语。每天按时打卡上课,专注真正喜欢的生活,优优觉得很充实。

学会了理财投资,我却不愿意再花钱了

营营 37岁 创业者

“贫穷就是欲望永远比收入多一块钱”,营营很喜欢这句话。

但她并不穷,从事业单位辞职,自己创业做培训机构,虽不是大富大贵,也算三线城市的中产阶级。

过去,营营喜欢买鞋,一面墙的鞋柜装满了,还没装下,可一年常穿的鞋,也不过就是那几双,“以前买东西不太算计,想想真是太浪费了”。

疫情期间,培训机构受到重创,如果不是因为有些积蓄,恐怕早就撑不下去了,感到后怕的营营突然觉得,消费只能一时开怀,理财积蓄才能获得踏实的安全感。

趁着疫情空闲,她报考了理财规划师,没事儿就看一些基金、定投的书籍,买了几款理财产品,每个月几乎都会有一些收入进账,这种感觉特好,如今,她认为钱就应该是用来“生钱”,而不是用来随便消费的。

因为疫情而不再随便买买买的不止营营一个。《度物:2020后疫情时代中国消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疫情影响之下,消费行为更趋冷静,在追求高质量的同时,节约意识也在提升。

如今的营营放弃了可有可无的需求,把钱花在了刀刃上。吃饭自己做,出门偶尔开车,短途就步行,极少买衣服,“有些衣服找裁缝店改改,还能继续穿,面膜很早就用完了,也不打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