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先锋 | 生死线上的抢救,正在进行

2021-05-13 07:53:51 作者: 融媒先锋 |

“您的伤口没有出现红肿感染的迹象,请放心,但您要多翻身,防止褥疮,还要主动活动下肢,预防出现静脉血栓……”7日上午8:00,在济南市中心医院创伤中心的病房里,创伤中心主任赵刚一边为一名75岁的患者检查伤口,一边细心地叮嘱着他。这名患者之前摔伤了左侧髋部,这是手术后的第二天。

济南市中心医院创伤中心目前有30名医生,其中三分之一都是党员。他们将救死扶伤的责任扛在肩上,一次次与时间赛跑及时救治病人;一次次与死神较量,将重伤患者从死亡线上抢回来。医院创伤中心曾被中国医师协会认定为“全国创伤救治培训基地”,赵刚获得了中国医师协会颁发的“急诊引领者”奖项。

重伤抢救

与死神全力赛跑

“创面新鲜,之前坏死的肌肉发白,目前整体恢复不错,但右上肢功能还要继续恢复……”上午8:30,赵刚又一次来到患者李女士(化名)的病床前。时间退回到两个多月前的2月18日下午2:30,伴随着120急救车尖锐的鸣笛声,来自聊城高唐的李女士被紧急送到创伤中心。她当时的状况让所有人的心都一下揪了起来——全身血迹斑斑,胳膊更是一片血肉模糊,并且已断成好几截。李女士当天上午在工厂操作机器时,戴着手套的手被卷入了机器,自救过程中却不慎将自己另外的手臂和身体也卷了进去。

“我们立即开始和时间赛跑”,赵刚回忆,医院立即为李女士开辟了绿色通道,仅用20分钟就在创伤复苏单元为她输上血,她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直接被送进了手术室。

当天下午5:30,创伤中心的8名医生同时为病人展开了双上肢、双下肢的损害控制手术。“患者的胳膊已经断成了五六截,血管、神经、骨头都需要赶快处理;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出现并发症,要挽救她的生命就得和时间赛跑。”当天,这场手术一共进行了七八个小时,直到第二天的凌晨2:00左右,病人才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被推出了手术室。

刚做完这样一场高度紧张的手术,所有医生都疲惫不堪。然而,不仅是赵刚,创伤中心副主任医师杨绪峰等多名党员医生都没有丝毫睡意。“我们每半小时就去病房查看一次,主要就是看她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另外我们担心她出现血管痉挛,所以在持续观察她的血运情况。”那天,为了随时观察病人的状况,赵刚、杨绪峰等几名党员整整一夜都没离开病房,困了最多在值班室眯一会儿。“我们前后看了她十几次,生怕出现任何突发情况。”

赵刚自1985年起一直在创伤骨科和急诊领域工作,同时也是一名入党30多年的党员。多年来,他处置过的危重病人有近万例。“许多送到这里的患者都伤得非常重,保住患者性命的同时也尽力保住肢体、让他们早日康复,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赵刚语气格外坚定。

疑难病救治

在凌晨两点展开

“伤口没有继续发展,创面是新鲜的,不再有脓性分泌物渗出,这说明感染已经基本控制了,下一步可以进行皮瓣修复术……”上午9:00,赵刚和杨绪峰查看起患者于亮(化名)的情况。“他家人是连夜打车带他从东营赶来的,到医院时已是3月26日凌晨两点。”对于于亮之前被送来时的情形,杨绪峰至今记忆犹新。

因右侧小腿骨折,63岁的于亮在一家医院做了手术,但手术后反复出血、小腿肿胀严重。当地医生为他进行了减压手术,却找不到明确的病因。3月25日晚,正在床上进行功能训练时,于亮的小腿肿胀出血突然加重了。

“患者到来时小腿创面上有很多脓性分泌物,还出现了大面积的肌肉组织坏死,贫血也很严重。”看到情况紧急,尽管已是深夜,正在值班的杨绪峰还是立即拨打了赵刚的电话。“可能是血管内有畸形,我建议在手术前进行血管造影,以便找到出血来源。”不到20分钟就赶到医院后,赵刚立即凭着多年的经验做出初步判断,并带领科室医生展开了紧急治疗。“做完血管造影后,我们明确了患者小腿近端有一处假性动脉瘤,可能就是造成出血的原因。”

清创手术后,病人被送到病房观察。26日凌晨5点,病人侧身活动时,小腿上的引流管突然渗出血液。“我们立即与血管外科大夫一起把病人推进了介入手术室,进行了假性动脉瘤栓塞术。”手术证明赵刚最初的判断是正确的——“病人在受伤后引起了血管畸形,这种情况非常少见,此前的医生只是单纯在创面寻找出血点,所以一直没法彻底解决小腿肿胀、出血的问题。”赵刚介绍,在经过几次清创手术后,病人目前恢复良好,在继续进行创面修复治疗后有望痊愈。

多年来,不仅是赵刚和杨绪峰,在全年要收治1500多名病人的创伤中心,大家早已习惯了这种“没白没黑、随叫随到”的工作状态:“救治患者是我们的责任,中心所有医生都要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一旦来了病人需要救治,接到电话后必须在20分钟内赶到医院,党员更得带头冲锋在前。”杨绪峰说:“救治病人不分白天黑夜、也不分周末节假日,只要病人有需求,我们第一时间到位,这是每一名党员应该做的。”

不放过一丝希望

为了“保住右脚”的心愿

党员医生们不仅有着救死扶伤的本领,有时还会化身充分考虑患者的“暖男”。去年10月,外地一老人因交通事故右脚受伤。老人辗转多家医院,医生都表示右脚需要截肢,希望能保全右脚的老人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在经过细致评估后,赵刚认为,老人的右脚骨折碎裂严重,但在经过损害控制手术后应该可保住它。

患者当天来得匆忙,为保证治疗,在尚未缴费时,赵刚就通过绿色通道为患者紧急输液,并进行了初步的损害控制手术。出于疫情防控需要,老人入院当天暂时没有家属陪护。在赵刚的安排下,创伤中心的王文剑、张英等几名党员医生跑前跑后,陪着患者做完了各种检查。“最终,仅对损害较严重的大拇指进行残端修整,病人的右脚保住了,今后站立、行走都不受影响。”杨绪峰介绍,出院后不久,患者为创伤中心送来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 妙手回春”的锦旗。(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 王宝静 赵晓明 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