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公共性的展览,当代艺术将无法生存

2021-05-25 20:11:01 作者: 没有公共性的

Singing masks、戴面具的歌手、James Ensor

1925-1929

公共展览:拟定主题公开征集作品的展览,放在公共空间自由碰撞的展览我们称为公共展览,也可称为公开征集作品展。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

关于公共展览我一直坚持在弄,并且已经有了一些体会。

而且几乎所有的公共展览都会带来质疑,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支撑一个展览长期的进行下去?

我以为公共展览必须具备四个要素:公开、骨干、多元、不邀请。

这其实是反人性的,是对人性的一个巨大考验。而且愈考验愈黑暗,愈发接近人本身的私欲。如果一个名义上的“征集展览”,不管装配有多少顶级大佬站台,只要最后反复出现一群人的名字,这其实就是一个“伪公共展览”,它是缺乏学术公开性的,不应该为了几个“名动江湖”的名字试图去接近,“无非是打开一扇门,又建起一道墙,推翻暴秦迎来强汉的区别”,依旧是一个说话要考虑成本,参赛要衡量友谊的东西,是一群小明打酱油的过程。

只要是品牌展览,它最终会沉淀一批人,这个我们称为骨干。很多独立策展人很愿意找到这些骨干,这样的人在坚持高水平创作的同时,可能并不善于经营人际关系,通常看起来很呆傻,会坚定的、长时间的相信那个人策划的展览,比如选择相信我。

如果恰巧这个独立策展人不是一位诗人或是作家,而是一位画家,确实不懂花前月下你侬我侬,偏执的强调对作品本身的关注,而少了一些浪漫,看起来冷冰冰,比如我,因为确实情商低下。

骨干的存在说明了展览已经开始有了社会属性,人类社会也是由经验丰富的长者与朝气蓬勃的青年共同推动的。“实力骨干”和“伪公共展览重复出现的那批人”是有本质区别的,等同于“世界杯”与“中超联赛”的区别。

老有人提“百花齐放”,实际上多半是“一(多)枝独秀”。这种情况会一直存在下去,因为痴迷巅峰,崇尚权利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大部分展览会越来越趋同,直至步调一致,喊出:“我们是最强的口号”。这样看来作为主办方,宽容并包是一种很稀缺的态度,需要宽广的胸怀,才会谦虚的看待不同的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不至于让低质的审美力影响判断。

邀请参展——这基本是作为组织者最后的一点乐趣,邀请就意味着你可以把你老婆同学二舅的小姨子也请来参展。其实这个小姨子是搞家禽养殖的,鸡毛艺术她也不懂。

以上这四点能够坚持,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长期的,具备品牌公信力的公共展览,才能摆脱成见,看到希望。只有具备公共性的展览,参与者才能在左右四顾中,找到快慰,原来真的还有人在搞有质量的当代艺术,其实你并不孤单。优质个体的数量,将决定艺术的未来。

好的作品只有放在一个平行的空间去碰撞,艺术交流才会建立,而不是封闭,“熟人经济”放在任何领域都意味着失去了互动性,是堕落平庸的开始。没有公共性的展览,当代艺术将无法生存,因为那是生产环节的最后一段,大幕即将揭开,开始你的表演………

文| 刘锴坚

画家、策展人、艺评撰稿人

2020年2月16日写于栖木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