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继承公证证明多、办证难、办证慢、手续繁?司法部回应

2021-05-27 20:04:06 作者: 办理继承公证

5月27日,国新办举行优化公证服务更好利企便民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针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在办理继承公证中证明多、办证难、办证慢、手续繁等问题,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负责人施汉生在吹风会上介绍,继承公证是公证行业传统的业务,去年,全国办理继承公证164万件,实际的需求远远大于这个数字,因为公证员人手少,而且办理继承公证确实比较复杂。

施汉生说,继承公证具有确权性质,和这份遗产相关的人和事特别复杂,需要的材料非常多,一个户口本上是不能够完全客观反映所有亲属关系的。因为取证难度大、公证处公证员面临的风险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因为要保障财产的安全,不能因为公证办得不细导致矛盾,增加法院的压力。因此,为了预防纠纷,保护当事人和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公证员必须要对被继承人第一顺位的继承人,他的父母、配偶、子女,包括有没有代位继承、转继承等情况进行核实。

施汉生表示,司法部将从五个方面来发力解决上述继承公证办证难等问题。

一是简化和完善继承公证有关的规则。司法部要指导中国公证协会尽快对《办理继承公证的指导意见》和《办理小额遗产继承公证的指导意见》这两个行业规范进行调整补充完善。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公证机构主动服务等措施来方便当事人,提高办证的效率和质量。

二是推行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制度。梳理遗产继承公证所需证明材料清单,并向社会公示。当事人提供证明材料难度比较大的,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主动跑,按照程序进行调查核实,避免“坐堂办证”、“以证换证”。

三是对小额遗产继承,我们探索实行承诺制。有关部门已经公布了,1万以内的金额不需要公证。对于确有办理小额遗产继承公证需求,但获取证据、证明材料有难度的,在进行基本审核材料以后,没有发现疑义的,可以由当事人对他所说的一些情况作出真实性承诺,不再要求当事人提供相关证明。

四是落实一次性告知和首问负责制。避免当事人来回往公证机构跑,让他清清楚楚的知道办证时限,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减少现场等候时间和往返公证机构的次数。

五是及时高效办理。因为继承公证法律关系复杂,调查核实过程比较长,有的是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也有一些是公证机构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拖沓。司法部明确要求对继承公证不能拒绝、不能挑肥拣瘦,要按照法律规定及时受理、尽快办理,缩短办证时间。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