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评论大赛】“鸡娃”教育的背后,是一场无尽的赛跑

2021-05-29 19:16:15 作者: 【大学生评论

5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法的热点问题进行公开回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表示,不赞同一些家长逼迫未成年人额外参加有关培训机构学习的行为,也不赞同给这些家长和学生戴一顶“鸡娃”的帽子。

“课外要补课、放假不放松”,这种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兴趣班、不停地给孩子“打鸡血”的教育方式在网络上有了专门的指代词——“鸡娃”。“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被奉为圭臬的“鸡娃”名言,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现实。虽然教育“减负”的口号喊了很多年,各级、各地教育部门的“减负令”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围绕学校排名、考生名次、竞赛奖项等评价指标,衍生出一条条产业链。

“减负”缘何只是一句口号?自古以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人最强烈的情感。在教育公平的诉求之下,学校提倡减负,而社会评价标准却近乎不变,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选拔机制势必会导致超前教育,担心“减负”过多的家长们,不得已重组孩子的教育资源,给孩子的课外时间填满各种补习班。

“今天你鸡娃了吗?”——一句戏谑的调侃,勾勒出现实的教育图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结构日趋稳定,在阶级流动日益艰难的今天,教育作为传统的上升通道,不仅关乎个人的命运,更事关家庭命运。

生存竞争日趋残酷,社会标准日渐趋同,所有人仿佛都被挤到同一条赛道。前段时间,上海一位5岁孩子的15页简历走红网络:2岁开始跟唱诗歌,4岁半学钢琴,5岁已经会唱百首古诗,会踢足球、游泳,围棋还拿了11级……“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家长们意识到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弯道“超车”才能适应社会变化。

当代“鸡娃”的父母们都经历了早期的精英教育,他们或是通过学习和奋斗换来了舒适的生活,或是在优胜劣汰的社会规则中夹缝生存。他们深刻地认识到高度一体化的教育竞争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独善其身就意味着被淘汰。“鸡娃”教育确实能让孩子在早期领先同龄人,但如果方法不当,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也是不可逆的。

从宏观的视野来看,“鸡娃”的背后弥漫着一种“集体性焦虑”,这个现象验证了“剧场效应”,即看戏时前排起立,后排也不得不站起。越来越多的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这条路上反复纠结,明明知道“鸡娃”式教育不对,却一个接一个地掉进了竞争怪圈。

单纯地提前学习时间并不能加快生长的时间表,已经有无数的事实证明,违背教育的自然规律就会受到惩罚。人脑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证明:儿童大脑中的神经腱只有在孩子主动用脑时才会得到锻炼,孩子只有自觉自愿的情况下,才能接受所学的内容。有时一个错误的教育理论将会导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营养不良”。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6月1日起施行,法律之外,我们更加应该正视“鸡娃”焦虑。成长不是一条“单向道”,“鸡娃”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教育的本意,应是让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在成龙成凤之前,他们首先要成人,世间万物皆有时节,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其个性与规律,别让“爱”成为“唉”。

来源:荆楚网

作者:许若谷

学校:湖北大学【纠错】编辑: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