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认清非法集资这只“白骨精”

2021-06-16 23:33:48 作者: 教你认清非法

近些日子,黄小明陆陆续续收到亲戚朋友们关于非法集资的种种咨询,辛辛苦苦的血汗钱打了水漂,不由得感叹非法集资的诱惑力和杀伤力太强了!

国家反复讲、反复强调、反复追查,但是非法集资还是不断发生,甚至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金融产品、股票投资、线上教育、电子商务甚至投资养老等领域,简直是让人防不胜防。

究竟什么是非法集资?

事实上,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罪名,刑法上也没有非法集资罪。2021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对非法集资进行了定义,即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刑法上,并无非法集资罪,与其相关有两个罪名,一个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个是集资诈骗罪。如果犯罪嫌疑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则构成集资诈骗罪,反之则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如何辨别非法集资呢?

非法集资就像“白骨精”,披着形形色色的“外衣”,手段多样,让人眼花缭乱难以区分,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非法集资的有以下共性四点:

01、非法性

未经有关机关依法批准,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

02、公开性

通过广告等方式公开宣传;

03、利诱性

承诺高额回报;

04、社会性

向社会上不特定对象集资。

前两天,黄小明看了一个视频,越看越觉得这就是一个迷你版的非法集资。

小朋友A称一个足球50元,号召大家众筹买足球在运动场上出租,只允许运动场上踢足球,这样大家以后就可以收租获得回报。后来小朋友A收了周围三个小朋友每个人10块钱,因为自己和老板关系好,老板只收30元,所以最终小朋友A用向周围三个小朋友筹集的30元而自己一分钱不用出以30元的价格买了一只足球……

黄小明不禁惊叹:“非法集资无处不在啊!”

小朋友世界中的这次经典的众筹足球演变到成人世界,就是一出非法集资的好戏,出租球场的项目A小朋友并不是合法的集资人,他公开集资承诺高额回报,最终集资成功。当然,现实社会中的非法集资,它可能今天披着股权投资的“外衣”,明天披着金融产品的“外衣”,后天又披着投资养老、区块链、虚拟货币等“外衣”,“外衣”不同但是披“外衣”的却是同一个白骨精,她可能骗走你的买房钱、养老钱、投资的钱。

怎么避免

成为非法集资的受害者?

这就要有一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火眼金睛”,非法集资就像击鼓传花,有人确实在过程中受益,还成为迷惑人的免费活广告,但是在投资之前一定要保持冷静,毕竟钱转出去之后是否能回来就成了一个未知数,在你决定转账投资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

No.1 要核实

集资人是否具有经营该项目的主体资格

如果是金融产品的,就看是否有工商营业执照、理财产品等是否有金融监管部门的批准文书等;如果是投资养老是否获得政府的许可等,可以向政府公开信息网站查询也可以电话咨询,先核实清楚。

No.2 要核实

是否可能获得承诺的高额回报

这种高额回报是否符合市场规律,多看媒体报道,多向专家或专业人士咨询。

No.3 要核实

自己是否能承受投资失败的风险

因为根据相关规定,毕竟参与非法集资,风险是要自担的。

能不能挽回损失?

发现非法集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集资诈骗的,当然要及时报警。那么,问题又来了,报警能不能挽回损失呢?

答案是不一定。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规定了非法集资资金余额、产生的收益等可以作为清退的资产,但也不能保证大家的钱都可清退到位。但是你不报警就一定不能。

如果不报警,集资人就不会被发现,一直逍遥法外,所以报警可以有挽回损失的可能性,但是是否能全部挽回,还要看具体清退资金的数额,当然越早处理越好,最起码避免了资金被挥霍一空。而对于无法清退的部分,那就要自行承担损失了。

最后,还是要老生常谈:

“投资有风险,投资更要谨慎!”

来源:黄埔检察

来源:广东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