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养别人孩子,没钱来找我”男子到老方知悔悟,坦言都是报应

2021-06-19 03:33:22 作者: “有钱养别人

诗人张枣在《镜中》写道: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人的一生很长,人的一生也很短,这长长短短的一生,由无数个选择组成。

人生中的每一个选择,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人生。

选择没有对错,只有得失,在得失之间,便有了后悔。

网上有一句扎心的话:

你现在的生活,也许不是你想要的,但绝对是你自找的。

万事皆有因,万般皆是果。你现在的生活,都是你曾经做出的选择,所带来的结果。

常言道: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世间一切,皆躲不过因果报应,每个人到了最后,都要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承受结果。

有一句话说:智者畏因,愚者畏果。

每一个结果的形成,都有其形成的原因。聪明的人,懂得在选择时,保持理智清醒,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而不是在无法承担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时,后悔悲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01.婚姻需要经营

如今的顾浩(化名),正在承受年轻时种下的恶果。

67岁的他,用了18年时间,才明白别人家的孩子养不熟。顾浩到老方知悔悟,他坦言这一切都是报应。

顾浩25岁结婚。刚开始时,他和前妻的感情很好,两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日子过得幸福美好。

后来,儿子出生了,夫妻俩的人生角色增加了,责任重了,鸡毛蒜皮的琐事也多了,婆媳关系、亲子关系掺杂在一起,拉扯牵绊。

渐渐地,顾浩感到厌烦,他和前妻不再像以前一样,有分歧时,将争执止步于点到即止,而是刨根问底,一些小事也要争论个水落石出。

后来,他累了,前妻也倦了,两人的沟通越来越少。

前妻将心思放在儿子身上,他也选择了逃避,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在外面喝酒玩乐。

有一句话说:爱情靠心动,婚姻靠经营。

无心经营婚姻的顾浩,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一直到儿子上了初中。这时候的前妻,人到中年,长期的操劳让她身材走形,容颜渐老。

此时的顾浩,正值男人“四十一枝花”的年龄,浑身上下散发着成熟男人的魅力。

他在工作上也是春风得意,老板很信任他,将下属的一家分厂交由他打理。

顾浩有些飘飘然,他和前妻虽然已经很少吵架了,但经久的磨合与了解,前妻在他眼中,已经没有任何的新鲜感。

02.选择结束婚姻

他的心开始有些不安分,随着他越来越肆无忌惮,有所警觉的前妻,与他多次爆发冲突。最后忍无可忍的前妻,提出结束婚姻。

顾浩没有挽留,他觉得自己还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顾浩的态度,让前妻有些措手不及。

前妻继续提出的一些苛刻要求,都被顾浩一一接受。前妻彻底绝望,带着儿子和分割来的财产离开。

选择自由的顾浩,迫不及待地放飞自己。然而,或许是因为报应,原本一帆风顺的他,接下来的生活,变得诸多不顺。

他管理的分厂,因为一些人为的疏忽,发生了一次重大生产事故,他被调回普通岗位。

《训俭示康》里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已经习惯管理岗位的顾浩,无法接受调职,他一怒之下选择辞职。

辞职后的他,陆续进了几家公司,但都不怎么顺心如意。在感情生活上,虽然交往过几个女友,但都止步于现实。

顾浩42岁时离的婚,一个人浪荡了5年。

03.别人家的孩子养不熟

47岁时,他遇见同样离了婚的女子唐娟(化名)。唐娟比他小10岁,带着8岁的女儿,各方面条件都很一般。

这时的顾浩,极度渴望安定下来,重温家庭的温馨。在他恳切的态度面前,唐娟接受了他。两人交往半年后,正式住在一起生活。

对待自己第二次的家庭生活,顾浩很珍惜,也很用心,他小心翼翼地去维护与唐娟母女间的关系。

尤其是在继女身上,倾注了许多心血。他以为用不了多久,继女就能视他为亲生父亲。

让他没想到的是,继女比较早熟,始终不愿承认他是父亲,表面上和他相敬如宾,实际上对他视若无睹。

而且,他还多次发现,继女经常怂恿唐娟和他分手,回去找她亲生父亲复婚。

就这样,过了18年,继女长大成家。

后来,继女准备接唐娟过去一起生活,让顾浩伤心的是,继女并不打算将他一次接走。

唐娟也没有过多表示。顾浩只好把话摊开来说,唐娟却要求他看开一些,毕竟两人没有领证。

顾浩很愤怒,自己勤勤恳恳地为这个家付出,将继女抚养长大,在唐娟眼里,竟然只是搭伙过日子。

可是,在唐娟的坚持下,年岁已高的他,也无力阻止,只能接受分手的事实。

04.67岁男子的悔悟

顾浩回到家乡时,已经67岁,他用了18年时间,得到一个惨痛教训,别人家的孩子,是养不熟的。

这时候的他,才想起自己的亲生儿子。可是,当年他抛弃母子俩时,儿子15岁,正值中考。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