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缺席,可能是家庭无意识的合谋

2021-06-19 21:58:34 作者: 父亲缺席,可

北京回龙观医院 宋崇升

小英与男友相恋多年,结婚一年后有了宝宝。孩子生后的半年内,婆婆来帮着自己照顾。半年后因为家里有事,婆婆回了老家 ,小英把母亲请来帮着自己带孩子。丈夫在孩子出生后请了几天假,然后几乎就一如既往的忙于工作。最开始,小英还经常在朋友圈幸福地晒娃。可渐渐的,她发的消息里多了抱怨,将丈夫称为“渣男”,嗔怪丈夫不费力气就有了媳妇,有了孩子,还不用带娃。字里行间说不清是爱是恨,但引起了很多有相同处境女性的共鸣,大家纷纷留言,各自数落丈夫在育儿上的种种“不作为”。

像小英这样,几乎一个人带孩子而丈夫帮不上忙的情形,在当今非常多见。特别是有的家庭丈夫不仅忙碌,还经常出差,甚至驻外地。当然,也有的孩爸是下班后只顾玩玩游戏,或者出去喝酒应酬。这种情形被孩妈们无奈地称为“单亲式育儿”,甚至是“丧偶式育儿”。

在育儿上,有些年轻的父亲似乎是经常缺席的,因而备受诟病。父亲的这个角色,到底有哪些功能?如果父亲的作用很重要,那么缺席了会对孩子带来哪些影响呢?

父亲的功能,让他欲罢不能

有位擅长精神分析的心理专家提出,父亲的角色具备以下五个功能:供养功能,即赚钱养活妻子和孩子并陪伴他们,传统文化中的“男主外”,其主要含义也是指男性外出挣钱;护佑功能:保护妻子和孩子免受天灾人祸的侵扰,这一点对于父亲的角色是不言而喻的;规训功能:设定家庭规则维持家庭结构,也即伦理秩序等规则的建立和维护;传道功能:传递给孩子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与论语中提到的“养不教、父之过”一说可谓异曲同工;胜利功能:比其他男人强大有力,至少要比孩妈强大有力,很多孩子就是通过和小伙伴比较爸爸而获得自豪感,比如自己的爸爸开什么车,挣多少钱,做什么工作等。 而其中前三个的养育、保护、规训功能其实也是母亲的天职,所以有人说父亲的功能至少有一多半是作为“辅助性妈妈”存在的。

在传统社会中,虽然母亲也在承担一定的养育、保护、规训功能,但并不需要挣钱养家。而现在的女性则也在赚钱,也在主外,意味着女性不仅延续承担了以上三个功能,有些功能还被强化了。不仅如此,男性的传道功能和胜利功能,现在也被部分地替代了,很多女性也在辛勤地育儿教子,同时,有些妻子取得的社会成就也并不输给丈夫。

而作为丈夫的男性,无疑会感受自己的功能领域受到了入侵和竞争,因而会更加努力地强化这些角色功能。所以,很多职场男性会特别勤奋地工作,努力地赚钱。此外,父亲角色的胜利功能,是父亲、孩子和母亲都很看重的,所以很多男性会拼命地让自己优秀出色,出人头地,在比较中胜过他人。但这样难免就会顾此失彼。事业上成功了,顾家肯定就会减少了。但这种成功对男人会有强烈的吸引力,因为自己在竞争中胜出了。即使妻子、孩子一时不能理解,但最终都会理解,至少会和解。就像很多英雄,虽然长久地缺席了家庭,但因其成就巨大或财富丰盛而获得了家人的尊重。所以,“胜利”这一角色功能让很多男性欲罢不能。

母亲的焦虑,并非多虑

也许有人会质疑,父亲的这些角色功能是恒定的,也即不论是当今时代,还是民国时期,赚钱养家、保护妻儿这些事儿都是一个当爹的该做的,为什么以前没有女性提意见,反而现在抱怨那么多?其实不难理解。要是放在过去,女性的责任就是相夫教子,生娃带娃,而且往往还不是一个两个。而现代社会,女性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她们在蚕食男性社会角色的同时,承担的义务也在随着权利的增加而增加。就像很多女性说的,当爹又当妈,挣钱不敢花。承担了男性责任的女性,对男性发出抱怨似乎可以理解。但并非女性都会小心眼,会和丈夫计较公平不公平。客观地说,大部分女性在为家庭奉献方面还是比较大气的。那么,她们的不满、焦虑又从何而来呢?

事实上,男性在育儿方面,有些作用还真是女性替代不了的。有心理学试验发现,同样是带孩子做游戏,爸爸和妈妈还是有一些不同。比如荡秋千,妈妈会将孩子推动的很开心,但爸爸则会将秋千推荡的很刺激,让孩子在体验欢乐的同时胆子变得更大,也即爸爸在不知不觉中拓展了孩子的心理边界。又比如,爸爸会让孩子骑在自己的肩头,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留给孩子的心理印迹就是,父亲尽管强大,但允许自己超越。类似的游戏还非常多,都会带来父亲角色特有的意义。另外,每个人性格成分中都是既有男性又有女性的成分,只是比例不同而已。如果家中只有母亲,那么孩子性格中的男性成分那一部分,因为缺乏仿同的对象,而难以良好地发展。以上这些深层的心理因素,虽然并不能被女性清楚地意识的到,但会让她们隐隐地觉得会欠缺什么或错失什么,这种不足或不完整的感觉会让其不安,但在意识层面又说不清楚,所以就会以简单的表面化的理由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责怪丈夫不着家,不分担家务,或不陪伴自己等等。所以,很多母亲的焦虑,并非多虑。

高质量的陪伴有助于突破困境

父亲的角色既然不可或缺,为什么现在不论“穷爸爸”还是“富爸爸”都选择为财富奔波而将家庭置于第二位呢?“我抱起了砖头,我就抱不起你;我放下了砖头,我就养不起你。”这句话道出了很多男性身处两难处境的无奈。然而,男性可能会有自己无意识的选择。男性在与女性相处的时候,最初女性需要的是陪伴,是卿卿我我。而有了家庭,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女性的需要则会开始转向物质,此时男性如果依然窝在家里,则可能会让女性觉得没有出息。面对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小时候,爸爸形影不离,孩子会觉得爸爸很亲很伟大,但如果孩子到青少年时期,爸爸依然是居家型男人,热衷老婆孩子热炕头,则可能会被孩子特别是儿子所嫌弃。因此,男性就将事业放在首位。事业的成功,特别是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就可以间接地替代或弥补父亲角色的供养、护佑和规训的功能。比如,可以用钱来请保姆、请家教,甚至请保镖。而最后,女人和孩子大多都会买账。如此一来,世界几近太平。就像那句话说的,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男人靠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当然还有孩子。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