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休闲 > 电影知识 > 随片登台

随片登台
2011-12-03 15:30:14   来源:   点击:

    (1956年,台湾~1971年,台湾)台湾台语片盛行时期电影业惯用的行销方式。由制片公司出资在戏院前搭设简易舞台,安排片中的演员或主题曲演唱人现场表演,制造气势吸引观众,以提升票房。在台湾,随片登台仅出现於1956至1971年间的台语片产业,这种宣传手法并非台湾独有,1930-1940年代的美国也曾出现。

    随片登台在中小型的市镇特别受欢迎,通常在电影开演前一小时演出,汇聚人气,若能使人潮驻足停留,就能让更多观众买票观赏电影。效果良好时,部分电影院会藉机调高电影票价,调高票价带来的收益属於电影院,片商在分帐时仍依原票价计算,无法从中获利。

    随片登台最早是首轮票房失利後的补救策略;台语片先在台北、台中、嘉义、台南、高雄等五大城市首映,再到次级城市如基隆、新竹、彰化、员林、宜兰、花莲、台东等地映演,首映成功的影片,通常在随後的映演都能靠口碑大卖,若首映失利,就需要在次级城市的二轮上映时,以随片登台方式挽回颓势。目的在补强首轮失利的票房,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安排好登台的档期和行程,并尽可能节省支出,在表演者的安排上,通常以谐星、二线演员和歌星搭配进行,至於第一男、女主角,因片约极多且酬劳高昂,鲜少出现在随片登台的舞台上。选择的戏院虽非首轮,也不能太过偏远,因偏远的戏院票价过低,即使观众人次增加,分帐後也很难回本。

    由於随片登台可让制作水准平平的影片,不靠明星号召和首映口碑,就能从次级城镇获得固定票房,制片公司亦利用随片登台的手法,规画迎合城镇观众品味,且由谐星和二线演员担纲的影片,这种制作自始即安排与登台结合的乡镇映演档期,一反从五大城市首映的顺序,改从次级城市甚至是乡镇戏院开始上映,确定回本後才考虑大城市的映演,甚至根本不在城市上映。这种类型的登台演出,与前述挽回票房的登台,最大的差别就在於深入较小的乡村,利用偏远乡镇观众过往不易看到登台表演的特质,争取更多的票房。

    1967年起,因台语片环境恶化,随片登台成为必要的宣传手段,过去不登台的男、女主角明星纷纷登台,登台的戏院也从乡镇戏院,扩展到五大都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1967年6月间,台语片巨星白兰和金玫,同一档期在台南市登台对峙,喧腾一时。

    中文关键字: 台语片 , 票房 , 行销

    英文关键字Taiwanese film , box office , promotion

    参考资料

    1. 国家电影资料馆口述电影史小组。1994。《台语片时代》。台北:国家电影资料馆。
    2. 陈幸祺。2004。《台语电影明星演员研究:以四个明星演员为例》。硕士论文。台北: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系。
    3. 陈幸祺。2006。《60年代台语片演员与影业之关系》。台北:台语片学术研讨会。
    4. 国家电影资料馆口述电影史小组。1991。《电影岁月纵横谈上、下》。台北:国家电影资料馆。
    5. 黄仁。1994。《悲情台语片》。台北:万象。
    6. 邱坤良。1991。《新剧与台语片互动关系之研究(1955-1970)》。抽印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非戏院电影
下一篇:电影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