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语文知识 > 《看海的日子》

《看海的日子》
2011-12-03 09:11:29   来源:   点击:

    (1985~)黄春明的中篇小说。1985年由女神出版社出版。分为〈鱼群来了〉、〈雨夜花〉、〈鲁延〉、〈埋〉、〈坑底〉、〈十个月〉、〈看海的日子〉七个章节,讲述的是白梅的故事。

    〈鱼群来了〉一开始的场景是南方澳渔港,藉由鲣鱼群的来到,带出了追逐鱼群的讨海人、追逐讨海人的娼寮,以及为了鱼群而到来的小贩、孩童等,在港口边交织出的热闹情景。渔港的人都以语言或是喜悦的颜色和动作,互传着「鱼群来了」的消息。

    〈雨夜花〉中,主人翁白梅登场,描述白梅外出搭火车的经过,和身为娼妓受歧视的境遇。直到白梅在车上遇到姐妹莺莺,回想过去同在私娼寮工作的辛酸和建立起的情谊,反衬出此时巧遇的欣喜,白梅以前唯一会唱的一首歌「雨夜花」,缓慢的曲调道出了这个行业的心酸。

    〈鲁延〉中,莺莺带着他的丈夫和孩子出现,带给白梅相当大的冲击,内心波涛汹涌,她一面逗弄着莺莺的孩子鲁延,想着幸福的莺莺和自己的对比,想起养母对自己的逼婚,及从事娼妓後的所受的种种委屈,她决心怀一个属於自己的孩子。

    〈埋〉中,南方澳渔港紧凑的捕鱼工作,在短短几天展开了,讨海人卖力捕鱼,在港边半山腰上的娼妓寮,生意同样好的不得了。有一天,年轻的讨海人阿榕,在早上到了娼寮,白梅看到了这个老实人,当下决定做为她孩子父亲的人选,她把孩子当做一个希望,期望自己的生命有所改变。

    〈坑底〉中,白梅决定不避孕,办完事後,她匆匆忙忙的整理行李、告别老鸨阿娘和众姐妹,一路奔回她的家「坑底」,场景切换,到了以农田为背景的老家,打扮入时的白梅一归来,引起纯朴的坑底居民一阵注目,带出了坑底以种作物为生、看天吃饭的辛苦,和农家特有景色。

    〈十个月〉中,回到了坑底的白梅,对一切人事深具信心,她除了帮大哥截掉烂腿,更在医生的检查下,证实怀孕,让人欣喜的是,政府决定将山坡地放领给这群农民,未来的生活有了保障,更加深白梅要独自扶养孩子的决心。在怀孕的十个月里,白梅历经了害喜、天灾和重建住屋的过程,更得到村民的肯定,由於她孝顺母亲、帮助家务的态度,让所有乡亲都祝福她如愿的生个男孩,白梅在经历过九死一生的生产过程後,终於生了个白白胖胖的男孩。

    〈看海的日子〉中,白梅抱了孩子搭上往南方澳的火车,要到渔港去。她想念着孩子的父亲,但鱼群还没来,不太可能遇到。在火车上,蜕变为母亲身分的白梅,感动於旁人让坐给她、对她平等视之的态度,她感谢着孩子,因为孩子的诞生,她也宛如重获新生;她想,这一切都是孩子带给她的,一股温暖升上心头。而窗外一片广大无边的太平洋,映入白梅眼里,她的人生有了新的希望。  

    参考资料

    1. 黄春明。《看海的日子》。香港:女神。1985。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久违了,故人〉
下一篇:〈不系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