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语文知识 > 故乡四部

故乡四部
2011-12-03 09:41:07   来源:   点击:

    〈故乡四部〉 锺理和着。由〈竹头庄〉、〈山火〉、〈阿煌叔〉、〈亲家与山歌〉四篇题材相同的短篇小说组成。创作时间为1950至1952年之间。〈竹头庄〉是作者将1945年返台回乡时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的作品,他自己归为报告文学,真实地写下当时惨况。因为旱灾,农作没有收成,人们只能吃蕃薯叶、蕃薯签,妻舅家的孩子营养不良。〈山火〉叙述久旱不雨,人们信将有天火,先纵火烧山,要把天火「顶回去」,又宰杀牲畜,祭天求雨。〈阿煌叔〉叙述阿煌叔早年非常勤奋,常带着十几个年轻力壮的男女组成班子,为村人插秧除草,很有绩效,後来却变得十分怠惰、颓废,生活环境也凌乱、肮脏不堪,他的理由却是:「越做越穷!我才不那麽傻!」〈亲家与山歌〉为「故乡四部」的最後总结,现实环境本来就充满不安,由传来的山歌里,竟有另一种生命的启示,一切的衰老、丑恶将会倒下,老友相逢,共话坎坷的过去,战争、贫穷的恶梦,但随山歌而消逝。这四部作品,在内容上要比其在奉天、北京时的作品,结构上简化许多,接近台湾乡村的明快、俭朴的色调,但那种具有批判性、透视性的写实主张,仍然保存着。1958年前後,他曾经积极寻求刊登的机会,除了三易其稿外,还特地在末尾加上一段附记,强调文中所记的是1946年返台初期所见的台湾,今日再回首已恍若隔世,农村安定富足、民乐其生。这段附记,刚好可作为反共抗俄文艺时代,台湾作家处境的旁白。彭瑞金誉为「战後仅见的描述台湾农村景况最深入、最动人的杰作」,作者以细腻的笔从最生活的角度去呈现当时的农村景象,兼具写实的深意又蕴含了作者委婉的情意。文字运用上,融入许多的客语词汇,还有客家山歌,充满着浓浓的客家风情。最早收於1976年11月由远景出版社出版的《锺理和全集》卷二。目前收於2003年12月锺理和文教基金会出版的《锺理和全集》第三册。(锺怡彦撰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施琼芳
下一篇:旅行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