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宗源
2011-12-03 09:47:15   来源:   点击:

    林宗源(1935.06.13~ ) 号梦台,笔名幽之等等。台南市人,1935年农历4月16日子时生。台南省立二中高中毕业。职业自耕农,经营过养鱼业、旅社、建筑业等等。林宗源一生提倡台语诗,他认为:「母语是生产文学的语言,也是台湾文化的命脉。」故同好称其为「台语文学之父」。林央敏《台语文学运动史论》书中,推举林宗源是「战後第一个用台语思考并直接以台语创作的作家」。其文学活动相当活跃:1958年曾任「现代诗社」社长;1964年加入「笠」诗社;1987「台湾笔会」发起人之一,曾任理事;1991年创立「蕃薯诗社」担任社长;1994年创办「第一届台语文学营」。此外,曾加入「中华民国新诗学会」、「台湾文艺作家学会」、「桂冠世界诗会」会员、「磺溪文化学会」理事。曾出席第一、二、三、四届「亚洲诗人大会」,及第二届、第十二届(1990年)、第十五届(1994年)「世界诗人大会」。参加几次日本「地球诗社」的诗祭(年会),及1989年於日本举行的「台湾文学会」。1992年参加美东、美南、美东南「台湾同乡夏令营」。1994年参加在法国举行的「全欧台湾同乡会」。1964年,林宗源初加入「笠诗社」,即对创社成员之一的陈千武(桓夫)说:「台湾文学爱用台湾话来写。」1967年,《笠诗刊》〈诗的问答〉专栏中,林宗源表示「尝试用最简单的口语,组成意味深长、有趣、活泼、看起来很幼稚的语言……不管它是方言或专有名词,都可以做为诗的语言」。1991年《蕃薯诗刊 》发刊辞中林宗源更坚定立场强调「台语文学就是台湾文学」,「用台语写的才会当算做台湾文学」,「台语包括闽、客、原住民的的语言」。林宗源一生得奖无数:1976年获得「吴浊流新诗奖」(用笔名蔡润玉),1994年获得「第三届荣後台湾诗奖」,1994年获得「台湾省立二中杰出校友奖」。1996年於日本「第十六届世界诗人大会」中获颁美国旧金山(World Academy Of Arts And Culture)名誉文学博士。2004年8月获得吴三连基金会「盐分地带文艺营」台湾新文学贡献奖。其所出版的诗集目前所知共有27本:《醉影集》、《巴油池的抗命歌》、《力的建筑》、《力的动作》、《食品店》、《选手的抗议》、《根》、《力的舞蹈》、《捕破网》、《北仔北》、《大寒.冻不死的日日春》、《滴落乳水的土地》、《予老父的诗》、《碎玉集》、《黎巴嫩的抗命歌》、《民主絿筋了》、《梳浊水溪的梦》、《海外的天》、《风景扫描》、《权力的滋味》、《阮兜的地址》、《油桐树林的花宴》、《海茫茫影醉醉》、《无禁忌的激情》、《中国病毒》、《活水》、《咱爱行的路》。一般最熟悉的是〈人讲汝是一条蕃薯〉、〈讲一句罚一块〉二诗悲愤地控诉台湾的政治、历史、社会教育、语言、文化被压制歧视的事实,字字血泪。然而,林宗源的台语诗,内容涵盖深广,且兼具台湾主体意识与艺术美学,提昇台语诗的创作境界,吕兴昌即以「母语美学的扞卫战士」论其台语诗的特色与贡献。而其近作《无禁忌的激情》,将性爱诗突破传统爱情诗的界限,从灵性观点描写两性爱的真谛,不淫不晦,读来如梦幻般美妙的境界。故从其诗坛历程足以肯定,林宗源在台湾文学发展史上,确实占有重要意义。(陈锦玉撰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林文义
下一篇: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