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语文知识 > 台湾情结与中国情结

台湾情结与中国情结
2011-12-03 09:56:29   来源:   点击:

    台湾社会一种族群、文化、国家认同的「情结」。「台湾结」与「中国结」之间的抗衡、拉锯,是1980年代以降,台湾社会最为重要也最为激烈的话题之一。相较於其他文艺论战、文学论争,多少相对集中在文艺性范畴之内,但有关「台湾结」、「中国结」之间的对立矛盾及其各类歧异纷扰,却近乎全面性扩散到社会现实各种领域。「台湾结」或「中国结」因而不仅意味着有关族群认同倾向上的立场,甚至进一步延伸到其他各类可供诠释、演绎的符号上,举凡日常语言的使用、官员的派任、媒体节目的制作、法律的诉讼、服饰的颜色等等,不一而足。尽管其核心的争议焦点仍在族群认同,但在其後续的演化版本中,不论是1990年代的统独争议,或者是21世纪的蓝绿之争,不单单在程度上呈现愈来愈激烈的迹象,同时更持续向现实生活延伸、发散其热度。特别是在族群分类的意义上、国家蓝图的展望方向上,从而也在是非价值判断的实践上。

    从历史角度来看,「台湾结」与「中国结」之间的对抗矛盾关系之所以成形,可以追溯到国民政府威权统治下的战後台湾历史过程。在长期灌输大中国意识、汉族中心主义的国家蓝图与教育政策之中,有关当局更进一步压抑了地方性、区域性的歧异元素,以便提供更多的空间来传播中原正统文化与中国意识,因而包括各类母语、各种族群历史及其文化在内,种种未能被界定为中原华夏文化正统的事物,经常遭到消极不鼓励、不传播、甚至压抑、查禁等等程度不一的对待。在此一历史过程中,由於国民政府同时投入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做为,终於在1970年代前後,从国际变局的导火线中,逐步诱发出所谓的社会力量,尝试展开反省、进而挑战、甚至颠覆、排除中国意识主导下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蓝图,当然也包括文学历史的重新界定与书写在内。

    与此同时,1980年代崛起党外反对运动,特别是所谓的文化民族主义者,对於族群符号、族群分类的强化,多多少少也助长了一般市民对於「台湾结」、「中国结」之特定诠释视野及取向。因此,「台湾结」与「中国结」之间的对抗关系之初步成形,是在类如1979年底美丽岛事件这类带有鲜明政治、社会元素的历史现象中逐步被诱发出来,并在各类政治选举中不断加以召唤而获得强化。就台湾文学的讨论而言,1983-1984年的台湾意识论战,以及贯穿1980年代有关「台湾文学」「正名」的讨论,即体现了「台湾结」与「中国结」对抗的初期型态及其轮廓。

    中文关键字: 本土化运动 , 族群认同 , 文化民族主义

    英文关键字Nativist movement , ethnic identification , cultural nationalism

    参考资料

    1. 叶石涛。1987。《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杂志社。
    2. 叶石涛。1990。《走向台湾文学》。「自立文库」2036。台北:自立晚报。
    3. 陈映真。1988。《陈映真作品集》。台北:人间。
    4. 彭瑞金。1991。《台湾新文学运动40年》。「台湾经验40年系列丛书」。台北:自立晚报。
    5. *施敏辉编。1989。《台湾意识论战选集:台湾结与中国结的总决算》。「新台湾文库」5。台北:前卫。
    6. *张富美编。1988。《台湾问题讨论集:台湾现状与台湾前途》。「新台湾文库」10。台北:前卫。
    7. *游胜冠。1996。《台湾文学本土论的兴起与发展》。「台湾文学研究系列」7。台北:前卫。
    8. 李勤岸等。2006。《台湾文学正名》。台南:台湾海翁台语文教育协会。
    9. 陈元。1984。〈从移民的台湾史试解「中国结」与「台湾结」〉。《前进》,13。
    10. 吴德山。1984。〈走出「台湾意识」的阴影:宋冬阳台湾意识文学论底批判〉。《夏潮》,2(1):36-57。
    11. 陈树鸿。1984。〈台湾意识:党外民主运动的基石〉。《生根周刊》,12:17-20。
    12. *阳国枢等。1987。〈突破中国结与台湾结的困境〉。《中国论坛》,290:10-25。
    13. 黄宣范。1993。《语言、社会与族群意识:台湾语言社会学的研究》。「文化丛书」1。台北:文鹤。
    14. 宋泽莱。1988。《台湾人的自我追寻》。「新台湾人丛书」3。台北:前卫。
    15. 林央敏。1988。《台湾人的莲花再生》。「新台湾人丛书」6。台北:前卫。
    16. 陈昭瑛。〈论台湾的本土化运动:一个文化史的考察〉。海峡评论,「第51期」。2008年7月21日读取。http://www.adanstar.com/FF/51-5674.html。
    17. 施正锋。〈台湾意识的探索〉。台湾共和国,「共和国杂志」。2008年7月21日读取。http://www.taiwannation.org.tw/republic/rep1-10/no10_15.htm。
    18. 陈万益。〈台湾文学学科的建立及其时代意义〉。台湾文学研究工作室,「研究学者」。2008年7月21日读取。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t/tan-ban-ek/kian-lip.htm。

    延伸阅读

    1. 叶石涛。1987。《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杂志社。
    2. 叶石涛。1990。《走向台湾文学》。「自立文库」2036。台北:自立晚报。
    3. 陈映真。1988。《陈映真作品集》。台北:人间。
    4. 彭瑞金。1991。《台湾新文学运动40年》。「台湾经验40年系列丛书」。台北:自立晚报。
    5. *施敏辉编。1989。《台湾意识论战选集:台湾结与中国结的总决算》。「新台湾文库」5。台北:前卫。
    6. *张富美编。1988。《台湾问题讨论集:台湾现状与台湾前途》。「新台湾文库」10。台北:前卫。
    7. *游胜冠。1996。《台湾文学本土论的兴起与发展》。「台湾文学研究系列」7。台北:前卫。
    8. 李勤岸等。2006。《台湾文学正名》。台南:台湾海翁台语文教育协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圣烽演剧研究会
下一篇: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