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眼中的“江表之虎臣”!被东吴耽误的甘宁不比周瑜差!

2022-09-07 10:48:26 作者: 陈寿眼中的&

  陈寿眼中的“江表之虎臣”!被东吴耽误的甘宁不比周瑜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01

  《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十》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恶霸。

  他天生神力,好游侠,不务正业,招来一帮轻薄少年,组成一支比土匪还土匪的队伍,自任首领。

  这帮人经常群聚相随,带着弓箭,头插鸟毛,身佩铃铛,四处游荡,高调得无以复加,生怕人们不知道是干坏事的来了。

  他们确实整天不干好事,“轻侠杀人,藏舍亡命”的事迹,闻名全郡。

  “锦帆贼”三个字,是老百姓对他们的称呼,源于他们出行,不是香车宝马,就是豪华游轮,人人身披锦绣,走到哪里,哪里的道路都会被他们的光彩照亮。

  这帮恶少,不但人披的是锦缎,系船的“绳子”也是锦缎,船停则用锦缎系船,船走就把锦缎割掉丢弃,“以示奢也”。

  人们便给他们,起了个“锦帆贼”这个外号。

  当地地方官员,对他们的接待必须隆重,若能令他们满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如果稍有怠慢,那就等着倒霉吧,轻则资财被抢,重则死于非命。

  这帮恶少的头头,就是三国时期孙吴名将甘宁!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出身土豪之家,无恶不作,臭名远扬。

  恐怕连老天爷都没想到,过了二十岁一,这个恶少突然改邪归正。

  他不再干坏事,开始认真读书学习,钻研诸子百家,并立志建功立业。

  初次步入仕途,甘宁只当了个小小的计掾,但他不嫌官小,脚踏实地,勤勤恳恳,逐渐升迁,直到做到拿六百石薪水的郡丞。

  六百石薪水的官儿,已经不小了,当时一个州刺史的年俸,也才六百石呢,说明他还是混得不错的,好好干下去,不愁前程不远大。

  但不知为何,当公元194年益州牧刘焉病死,其子刘璋继任益州牧后,甘宁听了荆州别驾从事刘阖的鼓动,与沈弥、娄发等人起兵反叛刘璋,却又没有成功。

  造反失败后,甘宁带领八百多人,投了荆州刺史刘表。

  然而,在刘表手下呆了一段时间,甘宁发现这个人不习军事,将来必定没出息,跟他混没前途,便想离开。

  02

  实际上,甘宁想离开刘表的真正原因,是得不到刘表的重用。

  据《三国志·吴书》,投靠刘表后,不见进用的甘宁,转投江夏太守黄祖。

  黄祖更有意思,干脆认为他是凡人一个,不要说重用他,能收留他,赏他口饭吃,就已经不错了。

  而黄祖眼里的这个凡人,却在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孙权攻江夏、黄祖大败狼狈逃窜时,救了黄祖一命。

  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

  担任断后任务的甘宁沉着冷静,一箭射死孙权的破贼校尉凌操,使孙权不敢再追。

  尽管立下大功,救了黄祖的命,甘宁仍未得不到重用,非常苦恼。

  这样的老板,当然不值得留恋,可是离开他后,又去投奔谁呢?

  新的老板,会不会又是这样呢?

  听说孙权在江东“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亮他哥诸葛瑾等名士,都到他碗里去了。

  甘宁便想去试试,可又不确定,孙权会不会又是一个“有眼无珠”的老板。

  甘宁的心思,被苏飞看在眼里。

  苏飞,黄祖军中都督,曾多次向黄祖推荐“雄猛逸才”的甘宁,黄祖都无动于衷。

  得知甘宁想离开黄祖,苏飞主动请他喝酒,对他说:我曾荐你数次,主子都不肯加用,人生又几何,远走高飞吧,或可遇到知己。

  然后他给甘宁出了个主意,建议黄祖让甘宁去黄冈西北,一个叫邾县的小地方任职,先离开黄祖再说。

  黄祖虽然从来没想过重用甘宁,但让他去小小的邾县当个小官,还是可以的,便同意了。

image.png

  之前离去的一些手下,甘宁把他们召回来,加上另外一些愿意跟他混的人,加起来有数百人,他带着他们,离开黄祖后直接投了孙权。

  这一次跳槽,总算跳对了,加上周瑜、吕蒙两位重量级人物的推荐,甘宁一到,就得到孙权器重。

  他这个新来的待遇,竟与老臣并无二至。

  心情愉快的甘宁,自然想尽快投桃报李,建议孙权去把荆州打下来,打下荆州,即可作为跳板,西进巴蜀。

  甘宁对孙权说:巴蜀虽然在刘表手里,但根据他对刘表的了解,那人本事不大,更是缺乏深谋远虑,手下又没有得力干将,肯定守不住,曹操若想攻取巴蜀,是很容易的事情。

  巴蜀那么好的地方,不能落在曹操手里,所以咱们应先下手为强。

  不然,将来要是从曹操手里去夺巴蜀,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而要夺取荆州,须先拿下黄祖的江夏。

  03

  在这之前,鲁肃也是这个意见,如今甘宁与其不谋而合,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尽管遭到重臣张昭反对,孙权仍然决定立即用兵,攻取江夏。

  建安十二年,孙权再度西征黄祖,“虏其人民而还”。

  遗憾的是,由于孙权母亲病危,此次西征不得不半途而废,但是第二年一开春,孙权就来了个第三次西征黄祖,虽然战斗非常激烈,最后还是赢了,抓了黄祖。

  据《三国志·吴书》,早在191年,黄祖就与孙家结下深仇大恨。

  那一年,袁术派孙权父亲孙坚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迎战,被孙坚击败,乘胜追击的孙坚还渡过汉水,把襄阳包围了,黄祖再败后逃到岘山,孙坚继续追击,却被黄祖部将从竹林中发出的暗箭射中身亡。

  黄祖之于孙权,实际上相当于杀父仇人,如今他落到孙权手里,自然活不了。

  打败黄祖后,孙权做了两个盒子,一个用来装黄祖的脑袋,一个用来装苏飞的脑袋,苏飞知道后,急忙托人告诉甘宁。

  甘宁说,苏飞即使不说,我也知道怎么做,他的恩情,我怎能忘记?

  在庆功宴上,为了替苏飞说情,甘宁给孙权磕头,磕得血涕交流,边磕边说:当初若不是苏飞,我甘宁早就死在哪条沟壑里了,怎么可能替将军效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