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峥:东方风起,下好智能汽车“先手棋”

2021-06-11 12:11:06 作者: 尤峥:东方风

一年一度,思想盛会。6月10日,以“先手”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在合肥拉开帷幕,千余名嘉宾汇聚一堂精彩论道。其中,中国如何以电动化带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向,成为汽车产业变革浪潮下的热议话题。

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出席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出席论坛,并发表了题为《东方风正起,先手赢未来》的主旨演讲,从市场、政策、用户、格局等视角,阐释了对中国汽车产业“先手棋”的理解,并进一步分享了东风公司将如何以“东方风起”计划为引领,面向“十四五”下好“先手棋”的思考与实践。

既“快”又“稳”,将智能汽车先发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百年未有之变局,蕴含百年未有之机遇。当互联网和新能源的叠加效应不断释放,全球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产业革命中心,已行至中国。

数据显示,自2009年起,中国连续12年保持汽车产销在全球前列。汽车千人保有量接近200辆,达世界平均水平。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规模达136.7万辆,全球占比达42%,已成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对此,尤峥指出,最大的汽车市场、最全的产业链、最丰富的应用场景,这是中国汽车产业下好“先手棋”的最大底气。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首发的超160款新车里,近一半是新能源汽车。电动化的产品,正与智能传感技术、SOA架构、OTA技术等实现融合,智能汽车成为最大亮点的同时,也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即中国品牌在该领域正无限接近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具有百年产业积淀的全球头部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的决心也非常大,如何将先发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需要我们既‘快’又‘稳’。”尤峥强调。

2021上海国际车展东风汽车展台

2020年底,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政府率先宣布: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可以预见,低碳化是未来半个世纪世界产业升级和科技竞争的主旋律,这也是中国在这个赛道上的“先手棋”。对于汽车产业,低碳化推动的电动化、智能化进程,本身就是一项积极的革命。对于具体的落实环节,尤峥指出,需要坚持系统理念,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当好低碳产业链的链长。除关注新能源产品外,还要加速构建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绿色生产体系和可充、可换、可升级的智慧补能生态体系,推动中国新能源赛道更加繁荣。

而从消费需求升级看,在成熟汽车社会和成熟互联网社会成长起来的泛Z时代,已成为当前汽车消费的主力。持续进化、常开常新、千人千面的智能电动汽车,正在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国潮。在尤峥看来,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完善,2025年占比20%的新能源目标,或许将提前实现,中国品牌也将迎来重大历史机遇“窗口期”。

尤峥坦言,在“万物皆可AI”的时代,汽车被赋予了更多家庭和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间”、“平台”和“伙伴”的属性。汽车产业从零部件、整车及营销之间的“链式关系”,逐步演变成汽车、能源、信息通信、智慧城市等多领域、多主体相互交融的“网状生态”。“从产品到生态的竞争,既是压力,也有无限的想象空间,需要我们更加开放。”

按下加速键,“东方风起”计划打响科技转型发令枪

作为汽车行业的国家队,东风公司如何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下好“先手棋”?4月17日,“东方风起”计划的发布,打响了面向“十四五”的发令枪,助力卓越东风和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2021东风汽车品牌春季盛典上发布“东方风起”计划

面向“十四五”,东风公司进一步明确了“为用户提供优质汽车产品和服务的卓越科技企业”的定位,加速向“科技企业”转型。“十四五”期间,东风研发投入将累计达千亿级,自主品牌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6%,累计发明专利数增长5倍,达到6000项以上。形成领先的新能源、智能驾驶等技术能力,打造有竞争力的平台化产品,强化产业链、创新链开放合作,努力把东风打造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