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大考不光在路上:“农村卫生院曾一周没有感冒药”“怕回去给姥姥传上”

2022-12-30 11:40:31 作者: 春运大考不光

“假设我一直苟到春节没有阳,春运路上是否会带回去不同毒株,再次感染家人。”

“看到身边的小姐妹春运回家那么难,太心疼了……”元旦、春节进入倒计时,今年的春运大考,却不止在路上。

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不丰富,同时老年人居多,面对新冠感染有哪些困难和挑战?又该如何破解?近日,国家层面连续出台农村新冠感染的救治方案,解决农村老年人多、患有基础性疾病多的问题,确保在感染冲击下,乡镇和农村地区顺利渡过难关。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政策接续加力下,农村地区的应对能力已有了明显改善。

医疗资源不足,老年人居多

2023年铁路春运自1月7日开始,2月15日结束,共40天。12月24日开始,旅客已可以通过12306网站、12306App等方式购买春运首日火车票。

与前三年不同的是,2023年春运是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措施出台、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春运,相关部门也将因此面临新的形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专班印发的《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总体工作方案》中指出,2023年春运客流将从低位运行加快反弹,客流总量可能出现大幅度增长。

“目前,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全国的出行人数增多。”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当前车站客流量相较于之前已经有明显的增加。”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12月24日开始放票后,火车票搜索量快速攀升,短时间内达到疫情前同期的八成以上。

与此同时,不少网友担心春节回家会感染家里的老人。还有网友表示,镇上的医院“快没药了。”

 

据我国健康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3万个乡镇设置了3.6万个乡镇卫生院,床位139万张,卫生人员148万人,到2020年底全国50.9万个行政村设置了60.9万个村卫生室,平均下来每村卫生室是2.37人。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虽然我国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相比之前有了很大改善、提升,但相对仍比较薄弱,在应对大规模新冠感染时,也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我们曾有过一周都没有感冒药、退烧药的空白期。”张家口市尚义县红土梁中心卫生院(下称“红土梁中心卫生院”)工作人员小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小叶的同事小周是该卫生院检验科医生,小周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说,“除了药物的短缺,对我们卫生院来说,还面临着人手不足的问题。比如我们科室,本来人手就不足,有时还有支援任务,在就诊人数较多时根本忙不过来”。

此外,面对“迎峰转段”,农村地区不仅是医疗资源不足这一个难点,还有大量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农村老年人已经达到1.21亿,平均每四个农村人口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人。

老年人的免疫系统远不如年轻人,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部分人大多也患有基础性疾病,这就导致在感染之后出现重症的概率会高很多。农村地区的卫生医疗机构如何应对则充满了挑战。

政策显效,防疫能力提升

事实上,在农村地区应对“迎峰转段”方面,国家层面已开始了积极部署。

近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在京召开全国农村地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时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人口多、底子薄,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和薄弱领域,强调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乡镇卫生院要对辖区内老年人合并基础病等特殊病人实施健康监测,提前摸清底数,根据健康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健康管理。当患者病情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能力,则应当在医联体牵头医院指导之下及时转诊至相应的有诊疗能力的医疗机构。

多措并举之下,农村地区的抗疫能力,特别是对老年人的收治、救治方面已有了明显改善。“国家近期出台的相关政策,给像我们一样的基层医疗机构,在对老年人的收治、救治方面有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也进一步打通了各级医疗资源。”红土梁中心卫生院院长郭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郭先生以红土梁中心卫生院为例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说,“我们卫生院会有医护人员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动态管理、监察和排查,对于行动不便的一些老年人则会提供上门诊疗服务,确保患者得到救治”。

“在各级政府的有效宣传指导下,老年人对疫苗接种的认知也在不断提升。就我们镇上的老年人来说,目前接种率在90%以上,从50-60岁的新冠感染者人群来看,大部分是轻症患者,我们医院也可以完成有效的救治工作。”小叶说。

“对于一些年岁较大、本身就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我们卫生院的诊疗水平的确有限,为了确保救治效果,安排有巡回医疗车提供向上级医院的转诊服务,一方面确保重症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另一方便也可以节省有效的医疗资源,避免医疗挤兑。”郭先生介绍。

同时,红土梁中心卫生院也在当地政府和上级单位的支持下,通过多种方式基本解决了药品短缺的难题。郭院长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为解决药品不足,我们通过向上级单位寻求帮助、与医药公司协调、委托医务人员进行小剂量采购等多种方式解决,目前药品的储备量是非常充足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