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24岁考试落榜,35岁才想起来努力,结交权贵走捷径:为时已晚

2020-07-30 03:19:37 作者: 杜甫24岁考

公元736年,24岁的杜甫到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榜了。

但此时年轻气盛的杜甫并不在意,他父亲还当着兖州司马的官,家境颇为殷实,此后几年他过着到处旅游,裘马轻狂的快意日子。期间,还和李白相遇,约上高适一起游山玩水,不亦乐乎。

清殿藏本杜甫画像

一直到了公元747年,已经35岁的杜甫,才再次参加科考,但这一次,又落榜了。不过这可真不能怪他水平不够,实在是奸相李林甫导演的闹剧。

李林甫给皇上说,“野无遗贤”,就是说朝堂之外,再也没有遗落的贤才了,结果当年参加考试的学子们全部落榜。

杜甫真是够倒霉的,但这也与他不懂唐朝考试规矩有一定关系。

唐玄宗李隆基

唐朝时,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有两种,一种是从官办学馆里通过考试选出来的学生,叫“生徒”,还有一种就是由乡里保荐、州县考试筛选出来的私学读书人,叫“乡贡”。

杜甫就是一名乡贡,他是735年通过老家河南巩县的考试,成为乡贡的。

乡贡们在参加下一级进士考试前,很多都会带着各自家乡的珍稀特产,或者其他值钱东西进献给朝中大臣,博取他们的关注,以便在考试时得到提携。

杜甫不屑于这么做,所以没考中就不奇怪了。其实736年那年的科举,3000多考生一共才录取了27名进士,有些才华不如杜甫的,就是走的依附权贵这条路。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还与唐朝科考的一项制度相关,那就是通榜。

什么是通榜呢,就是考试前,主考官们会去提前了解考生在社会上的声望、名气和德行等,然后制作成一个预录取名单,考试时作为参考,这就是“通榜”。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考生就已经内定了。

在“通榜”的过程中,达官显贵和社会名流的评价对考生能否考中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考前,很多考生都会想方设法去结识一些官员或名流,甚至是主考官,然后投献诗文或者进行贿赂,希望得到推荐。

唐朝科举考试都是不糊名的,也就是考卷不密封,阅卷老师改卷子时,考生的名字信息都能看到,也因此,看到在“通榜”名单中的名字或眼熟的名字时,考官就会格外关注和优先录取。

宋代苏轼在《议学校贡举状》中说:“唐之通榜,故是弊法。”就是说通榜实在是个弊大于利的做法。

杜甫因为不愿巴结权贵,所以在“通榜”中,并没有他的名字。其实不是他不懂科考规矩,是他不愿低眉折腰事权贵,折了读书人气节。

杜甫毕生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想凭真本事考科举做官,辅佐君王,实行仁政,但唐玄宗时日益腐朽的政治,给了他当头一棒。

不过,后来随着杜甫父亲去世,家道中落,穷困潦倒的杜甫也终于开始走结交权贵,投献诗赋的路了。

杜甫困居在长安近10年,四处投献自己的诗赋,希望得到引荐,但终郁郁不得志,越来越贫困。

公元751年正月,唐玄宗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又趁机献上了三篇《大礼赋》,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命待制于集贤院,等候分配,结果奸相李林甫再次作梗,杜甫并没有得到官职。

李林甫

第二年,杜甫才被授予了河西尉这么一个小官,但他瞧不上这个官,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后来朝廷又改任兵曹参军,同样是个小官,已经44岁的杜甫已经穷到走投无路了,才不得不勉强接受。

杜甫一生的郁郁不得志,可以说就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是唐朝科举考试弊端下的牺牲品。当他想通过正规科举考试出仕为官的时候,别人却在走攀附权贵的野路子,而且朝中诸多事务由奸相李林甫把持操控,像杜甫这样有才又正直的人,根本就没有机会。

后来他好不容易得了个小官,想为朝廷尽绵薄之力的时候,又遇到安史之乱爆发,自己还成了阶下囚,不可谓不悲!这样的悲剧,在他的好友李白身上,也同样上演。唐朝最著名的两个诗歌明星,都曾当过阶下囚,让人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