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东巡吉林时,究竟是什么人生活在吉林这片神奇的地域

2020-08-02 15:32:00 作者: 康熙皇帝东巡

历史证明: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域,都会有一些特殊的人类部落在那里繁衍生息。那么,三百多年前,康熙帝东巡时,究竟是一些什么人居住在吉林这片神奇的地域上呢?让我们且看高士奇在《扈从东巡日录》里怎么说!★高士奇是谁?为什么要听他说?

高士奇,浙江绍兴人,清代著名学者。他是本贫寒之士,跟随父亲自挑行李游学北京,父亲逝后靠卖字为生。康熙八年(1669)进入太学,康熙帝喜欢他的文理文章,特批他会试资格,结果两次会试均获第一,从此踏入仕途。朝廷大臣纳兰明珠推荐他到康熙皇帝的南书房工作。他先是打杂,后在詹事府做记录官。康熙十五年迁内阁中书,每日为康熙帝讲书释疑,评析书画,从此极得康熙信任。后来又因为他写宫内牌匾“天子重英豪”五字,深得康熙赞许,晋为博学鸿儒。再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晚年又特授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高士奇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史学著作《左传纪事本末》53卷,《清吟堂集》等。

康熙东巡吉林时,高士奇随驾东巡,并著有《扈从东巡日录》,死后,被封谥号文恪。康熙曾说“得士奇,始知学问门径。初见士奇得古人诗文,一览即知其时代,心以为异,未几,朕亦能之。士奇无战阵功,而朕待之厚,以其裨(pí)朕学问者大也。”可见,康熙对高士奇才学的依仗和赞赏。★三百多年前高士奇在《扈从东巡日录》中记载:康熙皇帝东巡前,第一批吉林乌拉居民,是满洲八旗兵将和造船工匠。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历史命题,好在年代并不遥远,只在三百多年前。高士奇曾经跟随康熙皇帝东巡吉林,每到一地,都要考证记录历史及风土人情。他在《扈从东巡日录》中说,居住在吉林地域的人有两种。一种是驻防吉林乌拉的兵丁和造船工匠。一种是本地的土著人——伊车满洲。

(1)《扈从东巡日录》:“……因造船于此,故曰船厂。江即松花江。满言松阿喇乌喇者是也。松花江源出长白山湖中,北流合灰圦(kuɑi)江,至海西流合混同江入海。金史名为宋瓦江。”

浅释:这段话是说,因为大清朝廷在这江边(指吉林乌拉地域的松花江畔)造船,所以这里才叫船厂。这条江就是松花江,满语称“松阿拉乌拉”,现在的标准读法是“松啊察里乌拉”。松花江的源头在长白山上的天池。水从天池向北流入二道松花江(灰圦江),再流到海西那个松花江的大曲折的地方即合流为混同江,一直流进大海。“海西”是古代地名,元朝时代把松花江大曲折处称为海西。辽、金之初称混同江为鸭子河,后来辽圣宗下诏书,改名为混同江。清代的混同江指今松花江与黑龙江合流后的黑龙江流段。金史称之为宋瓦江。——此段文字是高士奇“因船厂”而说松花江的流域和历史,以为后文铺垫。

大清吉林船厂

(2)《扈从东巡日录》:“康熙十五年春,移宁古塔将军驻镇于此。建木为城,倚江而居。所统新旧满洲兵二千名,并徙直隶各省流人数千户居此,修造战舰四十余艘,双帆楼橹,与京口战船相类。又有江船数十,亦具帆樯。日习水战,以备老羌。”

浅释:这段话是说,康熙十五年(1676)的春天,朝廷命令宁古塔将军迁移来吉林乌拉(满语:吉林是城镇。乌拉是江。即江边的城镇)镇守。宁古塔将军原镇守之地在宁古塔,位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之海林市的长汀镇古城村,那是中国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军事重镇。吉林乌拉是宁古塔副都统安珠瑚于1671年率领三千八旗兵丁,来这里建筑的控制东北的军镇城堡,至1673年,此军镇工程全部竣工,名吉林乌拉。吉林乌拉是安珠瑚在松花江边就地取材,砍伐树木,用木材搭建房屋,铺设道路,并用松木竖成栅栏做城墙的城堡,因而被誉为“木寨水都”。所以高士奇才说,吉林乌拉是“建木为城,倚江而居”。——这是吉林乌拉的由来。

三年后的1676年,康熙帝命令宁古塔将军从宁古塔迁移到吉林乌拉镇守,所统领的新旧满洲兵二千名,加上由朝廷迁徙直隶等关内各省来的流民几千户,都在吉林乌拉安家落户了。直隶,是清代的河北省地域。——这就是高士奇记载的吉林乌拉的第一批居民!

这吉林乌拉的第一批居民中的造船工匠,共修造了战舰40多艘,都是双桅双帆,带有舵楼的大船,和江苏镇江(京口)那里的战船很相似。京口,指江苏镇江。这些造船工匠还修造了江船几十艘,也具有挂风帆的桅杆。驻守这里的宁古塔兵将则天天演习水战,准备打击沙俄老毛子。

——以上通过记录船厂和吉林乌拉的由来。说明“新旧满洲兵二千名”+“直隶各省流人数千户”,就是居住在吉林乌拉的第一批居民。

吉林水师营战舰★、高士奇的《扈从东巡日录》记载:最早居住在吉林地域的土著人,是“伊车满洲”。

(1)《扈从东巡日录》:“伊车满洲居混同江之东,地方二千余里,无君长统属,散居山谷间。”

浅释:伊车,是满语“新”的意思。伊车满洲,就是“新满洲族”。这些新满洲族人原先居住在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汇合后的混同江之东,地方纵横二千多里。他们原先没有头领统辖,一盘散沙地散居在山谷森林江河边。另外,《吉林通志》载:“伊车满洲居混同江之东,地方二千余里”。和高士奇所记相同。《黑龙江外记》也延续如上说法:伊车满洲“初多吉林产也”。——这是讲吉林地域的“伊车满洲”,即新满洲族人的历史。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