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一喝酒,皇帝都绕着走,一戒酒,挂了

2020-08-05 01:09:15 作者: 此人一喝酒,

众人一打听,是石曼卿,仁宗说:“让他睡。”

大家绕过石学士,不打搅他。

皇帝还避醉汉?谁还不怕喝酒的呢。

03

风趣幽默

没日没夜地喝酒,那一点点工资根本不够,捉襟见肘,是自然。

一次。碰上老朋友和尚秘演,石曼卿感慨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痛痛快快地喝上一次,过过瘾。”

秘演笑道:“曼卿兄,不急。我一定找个机会,让你喝个够。”

隔了几天,和尚领着一帮人,挑来十担好酒,金银绸缎一堆,前来拜访。

石曼卿笑得嘴巴列到了耳朵根:“老演,这是咋回事?”

和尚指着一位肥头大耳、穿金戴银的人:“这位牛老弟孝敬您的。”

宋时有“捐官”之举,其实就是买官。

这种人有的是钱,没有的是地位,掏笔钱换个官提高身份。

想成为“贵人”,格外想巴结名人雅人。

曼卿没话找话,敷衍问道:“老牛,你家住哪里?”

牛某涨紫面皮道:“有个别墅在繁台寺边上。”

曼卿随口说:“繁台寺?那一带风光很好啊!”

演和尚接口:“改天请学士去玩玩?”

老牛急忙应诺:“请学士一定要大驾光临。”

晴朗潇散的天气,曼卿、和尚出发繁台寺。

老牛早在寺阁备下美酒佳肴,诸多仆从侍候。

酒好茶香,曼卿大为满意,开怀畅饮,解衣高歌,不知不觉醉意浓深。

哈哈大笑道:“今天真是快活,快拿笔来!我写几个字,记下这一游!”

石曼卿的字,天下一流。

老牛早就备好笔墨,当下用大脸盆装浓墨,献上大笔。

曼卿就去那白壁上挥毫疾书:“石延年曼卿与空门诗友老演登此。”

老牛慌忙跪下:“求学士把小人的贱名也写上吧!”

曼卿斜着醉眼:“你这粗武人,捧着个砚台就不错了!”

当即加上“牛某捧砚。”

这种文化优待的得意人生,估计只在大宋有过。

其实老石是个与人为善的人,特别对平头百姓,不假奇特的人。

他到寺庙去玩,牵马的老儿一时昏睡,那马发作起来,乱跳,把曼卿颠下马来,摔个狗吃屎。

大家敢紧把他扶起来。

大庭广众之下出丑,摔得结实,石学士的脾气本来就大,这下不会善罢干休。

众人无不捏了把汗。

不料曼卿爬起来,唧唧哼哼道:“还好我是石学士,如果是瓦学士,不就摔个粉碎了?”

一句自嘲,既消除了自己的尴尬,也化解了马夫的恐惧。

在地方官任上,石曼卿带人植树,人到不了之处,就让人带上弹弓,把桃核远远地发射出去,不管他其他事情。

几年后居然满山红艳艳,无比好看。

很潮,很佛系。

04

戒酒而卒

其实这样玲珑聪明的人,很多事都是了然于胸。

西夏后来还是反了,老是挑事,辽国也趁火打劫,来敲竹杆。

朝廷想起石曼卿当年的建议,还真有用嘛!

就下令各地训练民兵,以备不测。

石曼卿和吴安道一起到河东视察,老吴一路走一路画一路记。

石曼卿却一路喝酒呤诗,什么事也不管。

老吴劝道:“我这样的粗才,得以和曼卿同事,老怕办不好。如果您用心下,肯定非常不一样。”

老石笑道:“国家大事,我怎么敢不上心。其实我记在心上了。”

于是把各地兵将的勇劣,地形粮草等等一一讲了一遍。

老吴当场惊倒——真是天才啊。

仁宗皇帝也觉得曼卿是个人才,劝他还是戒酒,留着身体为国为民嘛!

石曼卿感动了,真的不喝酒......

结果,因戒酒成疾,挂了。

曼卿一死,秘演和尚觉得人生真没味道,跑到东南闽浙一带看山看海去了。

梅尧臣、欧阳修等人也写了悼念诗文。

戒酒的事,大家也未再提。

谁也没想到,戒酒没长寿,还送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