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国力强盛,但政治智慧缺乏,由外交政策错误终导致了两次国灭

2020-08-26 13:23:47 作者: 宋朝国力强盛

在宋朝历史上,借助军事同盟以达到消灭敌国,而最终盟国演变为更强大敌人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北宋末年与女真结盟而消灭辽国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从地域政治观点视之,尽管宋辽各视对方为敌国,但辽国毕竟是与宋和平相处达百年之久的“与国”,而新兴的女真则更具扩张性,辽国实际上已成为捍卫宋境的屏障。

当时辽国君臣也感到宋、金夹攻辽的严重性,“遣肖客、韩昉为使臣,对宋奉表称臣,乞念前好。辽国派使臣到宋国,表示愿意向宋称臣,希望不要和金联盟攻辽。韩昉等见童贯、蔡攸在军中,直言女直蚕食诸国,若大辽不存,必为南朝忧,唇亡齿寒,不可不虑。“贯、攸斥出之。

北宋联金灭辽想夺回燕云十六州,重建汉人北方国防生命线,其结果是处置失当,为金兵南侵找到借口。在宋金联合灭辽的过程中,女真统治者看到了宋王朝的腐败,宋军中无能的将士较多,其中攻燕之战把宋朝的腐朽虚弱,暴露无遗。

灭辽后,更使北宋完全暴露在金的侵略威胁之下,金兵挥师南下掳北宋二帝及宗室而去,造成了闻名后世的“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第二次,宋与蒙古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交往,但金国犯下一连串的错误,最终使蒙古坐大,成为一支新兴的主导力量。这一军事同盟政策的形成,对南宋而言。有其几方面的原因:南宋的复仇意识;金朝错估形势,将可能的盟友推向敌方;蒙古势力强大,南宋不得已而为之。

对于宋金蒙三方的力量尤其是蒙古人的企图,南宋朝廷上下并非无所窥测。面对蒙古汹汹南下,世仇金朝依然故我的情况下,南宋朝廷有两派意见,一者扶持金朝,以之为对抗蒙古的屏蔽;一者认为应趁此机会灭亡金朝,并由此振奋精神,再图抵抗蒙古南下的企图。

最终定下了联蒙灭金的政策是南宋末年临安朝廷做出的军事外交战略,以报靖康之耻的仇恨压倒了一切。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年),金朝政权在蒙古和南宋的联合夹击之下终告灭亡,结束了宋金之间长达100余年的对峙。

但这一结果对南宋而言并非福音,因为继而面对的是比女真人更为强悍的蒙古人。蒙古人在灭亡金政权之后并没有停止南下的步伐,而是继续南进,最终灭亡了南宋。

翻开宋史,总是能够让人感到五味杂陈。它的经济、科技、文化都在世界上占到了前列,让人感到自豪。羸弱的军事,让终宋一朝一直被游牧民族打压,连传统的中原大地都没全部占领,更是让华夏大地第一次整体的落入胡人之手,让人感到羞愧。更让人气愤的是,两次犯了同样错误,将神州大地带进黑暗的深渊。这两个错误一个是联金灭辽,另一个就是联蒙灭金。在今天看来,唇寒齿亡的道理普通的老百姓都会知道,为何在一个文化如此发达的朝代所谓的社会精英就是不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