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经受五次打击,休养两年后再次出山,终成四大名臣

2020-09-08 20:33:58 作者: 曾国藩│经受

他审案就三招,而且都是当下立判,第一招是就地正法,直接砍头,第二招是乱棍打死,那还不如杀头,第三招是收押,放监狱里,当时杀了几百号人,动不动就就地正法,所有人家给他取外号曾剃头。

因为杀了很多人,这件事惹地方官员不高兴,案子都被曾国藩办了,自己捞不到钱啊,而且曾国藩招的兵有个特点,不招老兵,当过兵的一概不要,当时他说,现在的军队,自守备以上无一人不丧尽天良,他觉得那时候的军队烂透了,没法专心打仗。

有一次老兵部队跟他们新兵营的发生冲突,在街上就发生械斗,还打的蛮厉害,而且还打曾国藩的兵给打伤了,于是曾国藩就把打人的老兵给绑了,结果老兵回到营里就说我们兄弟被欺负了,怎么办?于是这些人就拿起刀跟抢就跑去曾国藩府里打砸闹事,大街上人全跑了,当地官员还都在看他笑话,曾国藩差点被一刀劈了,之后他跑到巡抚门上,这些士兵才老实了。

曾国藩把前因后果都跟巡抚大人讲了一遍,结果巡抚大人听完马上过去给那些士兵松绑,还一个劲的说兄弟委屈了,赶紧回去,曾国藩很生气说这些人违反军纪还打我的人,你怎么就送走了?巡抚大人说,哎呀,以后打仗还得靠他们,这是就算了吧,曾国藩觉得无比羞辱,所有人都觉得没人听你的,连士兵都敢拿刀砍你,你看你能怎么办?没办法,曾国藩决定搬家。

曾国藩离开长沙搬到了衡阳,找了个偏僻的地方练兵,他用了一句话形容当时的情景,叫“打落牙齿和血吞”,就是什么都不说,就好好练兵,但那个偏僻地方啥都没有,没有场所,没有实权,没有经验,没有朋友,没有军饷,五无状态。

曾国藩没放弃,他找祠堂办公,然后又把湖南审案局挂了出来,没有经验就去摸索,那时候打仗水军很重要,没见过军舰就找人来做龙舟,把龙舟改成战船,没朋友就见人就解释,自己是要干嘛的,没军饷就劝捐,劝大家帮帮忙,捐点钱吧,国家有难,需要大家帮忙,另外一个叫做勒捐,说到底就是绑架,把你们家老大捆起来,等你拿钱来赎。

经过他的努力还真就募到了两万两银子,就这样慢慢的组建起来了一支17000多人的湘军队伍,也就是这支队伍,帮助清朝多活了50年,这支军队是在什么时候发挥重大作用呢?是在1854年的湘潭之战的,他们和太平军30000人,这要搁以前,清兵看到太平军30000人直接走跑了,但这次他们17000对30000人足足打了十仗,而且是十战十捷,顿时鼓舞人心,皇帝听闻更是大悦。

曾国藩能打胜仗,皇帝就又派他去支援江西,这一去,他又面临同样的问题,他不是地方官,地方官都不配合,还处处做对,一个团练是调不动官员的,陈启迈,江西巡抚,这个人昏庸无能而且朝三暮四,总喜欢发号施令,一会叫曾国藩去景德镇,一会去南昌,走到一半都能被他整的掉头,曾国藩火了,要知道他在地方上虽然没有权力,但他可以给皇帝写信,于是写信把陈启迈参了,陈启迈直接被拿下,这一拿下,又把地方官员全给得罪完了。

所有人都觉得他太难相处了,都烦他,那时候曾国藩说:“我事事被人欺辱,故人得而玩易之也。”可想而知他过的多憋屈,他用一个词形容自己,叫“积泪涨江”,就是我他哭的眼泪都可以把江水涨起来,多受打击啊。

随后父亲去世,又要守孝,再加上曾国藩心灰意冷,于是就又请假回家休息,皇帝心想,这现在是打仗的紧要关头,你怎么还回去休息呢?于是叫他回来,曾国藩这次把底牌亮出来了,说回去可以,你得给我个地方大员当,不然地方官员我管不了,这事就办不成。

当皇帝正在考虑的时候,1856年,太平天国内讧,搞起了分裂,内部打了起来,皇帝以为太平天国不行了,心想这事没曾国藩估计也成,于是就批复他说,那你就再休息三年吧。

曾国藩彻底凉了,觉得打击太大了,原以为皇帝没他不行,结果皇帝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之后是睡也睡不着,吃也吃不下,还乱发脾气,逮谁都骂。

休息下来之后,他调整心态,拿起来老庄的书,开始看《道德经》、《庄子》的书籍,读完之后顿时开悟,他在日记里边这样写到,过去太自傲太急切,一昧蛮干一昧刚强,觉得之前是锋芒太露。

这两年算是曾国藩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他突然明白了原来工作不是这么干的,工作不是得罪所有人就能够干得好的,看看,这是多么透彻的领悟。 1858年,就在这时候,太平军又起来了,一次攻破江南江北两座大营,皇帝又傻了,说你赶紧回来吧,于是曾国藩又再次出山,他重新出山以后,所有人都觉得,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就是“和气”,跟谁的客气谦虚,以前是经常吵架,把人都给得罪了个遍,现在是客客气气,这之后大家对他的评价是这样的,说李鸿章人不能欺之,左宗棠人不敢欺之。曾大帅不忍欺之,就这人你都不忍心欺负他,足以见曾国藩在40岁以后已经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

第二个变化就是“圆滑”,他学会跟皇帝打太极了,以前是直肠子,说不干就不干,还老威胁皇帝,现在皇帝派他去四川,那边敌人多,路又难走,他不想去,但他跟皇帝说马上就去,然后这边又说这出了什么事走不开,那出了什么事走不了。

第三个变化就是“滥举”,以前打仗,赢了也不怎么保举人,所以士兵跟他打胜仗了也没什么升官加俸禄,现在他想明白了,赢了就全举荐,多保举,拉拢人心。

第四个变化就是“奖励”,以前打胜仗,有值钱的,好东西都给皇帝送去,现在他说,不送了,给弟兄们自己分了,每攻克一座城池还允许大家抢一段时间,抢到了东西都归他们自己,他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叫“悯其贫而奖其功”。

- AND -

ps:我们可能觉得曾国藩变成了一个没有原则的人,实际上他只是转变了思维,不再那么固执和暴脾气,也正是他后面的这个性格,让他在为官之路能够走的更久,为晚清做出了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曾国藩转》、《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