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是历史上少有功名两全又得善终的名将,但为什么没人学得来?

2020-09-23 15:26:20 作者: 王翦是历史上

后世都说王翦这是自污哲学、明哲保身的哲学。这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每一步都是关键,有一个环节没有把握好,就会适得其反。而且王翦的成功,我们学不来。

为什么学不来?

首先,王翦遇到的是秦始皇嬴政,如果换成像白起遇到秦昭襄王、李牧遇到赵王迁一样,你觉得王翦敢这样提过分的要求吗?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嬴政。

肯定不敢。

所以说,王翦之所以敢这么做,他赌的就是嬴政的人品。这不得不说,嬴政和王翦君臣二人都很了解对方。

因此,我们现实中也是如此,提要求是要有技术含量的,要根据自己领导的性格来的,有些领导会因为你的不合理要求觉得你不懂事、没野心;有些领导却在等这个借口好久了,别自己去撞枪口。

其次,王翦和秦国当时所处的环境不同。当时的秦国已经灭掉了韩魏赵,把燕国国王也赶到了漠北去了,剩下的楚国和齐国也只是时间问题。也就是说,秦国已经处于独角兽阶段了。

而这个时候,王翦提出一些要求并不过分,但王翦的这些要求并不适合在创业初期。比如白起所处的那个时期,你敢提吗?秦王不找你算账才怪?

再次,王翦是一种胸有成竹的表现。他之所以敢要60万军队,已经做好了背水一战。有把握打赢这一场仗。如果他没有把握,肯定不敢要。

最后就是,王翦功勋卓著,假如当时的王翦不是这么功勋卓越,没有之前的战功,他肯定也不敢提,他之所以敢提,敢这么自污。是因为之前的功绩很高。

自污,其实就是一个调整进退之道的工具或者方式,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用的。

总之,王翦的成功不是谁都学的来的?如果王翦的处世哲学人人都学得来,那么,后世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被冤杀的名将呢?显然事情没那么简单。

古往今来,立有战功的将领很多,能把明哲保身的智慧运用得恰到好处却很少。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只能靠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