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窗户都是纸糊的,手指一捅就破,刮风下雨怎么办?涨知识了

2020-10-20 09:19:19 作者: 古代的窗户都

其实,古代窗户上糊的并不都是纸,在纸张出现之前,窗户上糊的是纱,而纸张出现之后,由于纸张物美价廉加上透光性好,所以才会大面积使用。

到了清朝末年,玻璃的出现,使得一些大户人家开始用玻璃代替纸张。所以说虽然在中国历史上用纸张糊窗户是一段比较长的时期,但不是所有的历史时期都是用纸糊窗户的。

其实,汉代纸张出现之后,人们就开始使用纸张来糊窗户,但是为了增强这些纸张的耐用性,人们对这些纸张做了一些特殊的处理:在纸张上涂上一层明油。通过这种办法可以使纸张不怕水,下雨天不会被雨水打湿,而且透光性更好。

说起纸张的发明,不得不说说蔡伦。东汉的蔡伦造纸不是为了让百姓糊窗户,而是为了讨主子欢心,蔡伦善于见风使舵,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汉和帝立邓绥为皇后,蔡伦立即投靠邓皇后。

邓绥喜欢舞文弄墨,蔡伦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此时的蔡伦已经是中常侍了,俸禄两千石,地位和九卿平等,但是尚方令等于就是清朝皇宫造办处的主管,负责宫内御用器物制作的手工作坊,两个职位品级相差悬殊。

但是蔡伦还是兼任了,为的就是讨皇帝和皇后的欢心。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头、渔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受到和帝称赞,造纸术也因此而得到推广。

到了唐朝纸张的制作工艺更加的先进,人们生产出来了一些比较厚实的纸张,这些厚实的纸张都是用来书写草稿或者练字的,双面写字,用过之后,这些废纸就被拿去糊窗户或者糊墙。

值得一提的是,糊在窗户上的纸张,之所以不会被风雨打烂,除了上面说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生产纸张的工艺更加先进,人们使用芦苇、蒲草棒、花麻、线麻和绳头做原料制作成纸张,然后再刷上一层桐油,于是就制成了防水纸。并且为了增加纸张的强度,还会把纸张多浸几遍油,这种纸也是制作油纸伞的原料。

其次,古代窗户上一般都有窗檐,可以防止雨水直接打到窗户纸上,对纸张也是一种保护。

第三,古代的窗户上有很多小格,这在客观上起到了把整张的窗户纸划分成若干小块的作用,随着纸张面积的减小,纸张的强度有所增加,在风吹雨打中不容易破裂。

最后,古代的房屋都建有宽大的房檐或者滴水檐,可以对雨水起到引流的作用,防止雨水打湿窗户。

通过这些措施,窗户纸一般都能经受住普通风雨的吹打而不会破裂,即使是遭遇到严重的暴风雨的袭击,窗户纸被吹破或者打烂只要再换一张就行了。这些纸张并不是什么贵重物品,只是一般的生活用品罢了。

到了清朝后期,随着西风东渐,大量的工业产品被倾销到中国,玻璃也随之而来,受到了富贵人家的欢迎,于是一些官僚贵族和富裕人家纷纷把窗户纸换成了玻璃,随着时代的发展,窗户纸就完全被玻璃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