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首席军师赵普助他代周建宋,为啥赵普三起三落没人能取代?

2020-11-02 22:38:51 作者: 赵匡胤首席军

宋太祖建立北宋前后,赵普身为开国功臣又三次拜相,在其中必然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他的政策措施都对北宋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宋朝300年的统治期里,他立下的许多政策几乎一直没有变过,可见这位宰相必然有着一些过人之处。

功绩不凡

在赵匡胤还没有建立北宋之时,此时的赵普同赵匡胤一起在后周政权下效命,当时赵匡胤就觉得赵普此人不凡,于是便与之交好。但在显德六年,本来欣欣向荣的后周却因柴荣去世而停步不前。

幼帝柴宗训羸弱不堪,于是赵普等人便有了新的想法,在柴荣死后第二年便假传消息,说契丹来犯。宰相范质慌乱之下,没有分辨消息真假就令赵匡胤率兵北上迎敌,部队出城只四十里便扎营休整。

在赵普等人的一番劝说之下,起初不同意谋反的赵匡胤也被灌醉,在半推半就之下黄袍加身,发动了“陈桥兵变”。赵匡胤就这样从柴宗训手中接过了禅位诏书,建立宋朝,即位为宋太祖,改年号为建隆元年。

以往朝代的更替,又或者是叔侄兄弟间的夺权,往往都伴随着血腥和杀戮。而这一次赵匡胤代周建宋,中途没有经过任何的战斗,赵匡胤就在赵普的谋划之下建立了宋朝,丝毫没有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

但是在宋朝建立之后,周围依旧是五代十国政权林立的局面,宋朝在其中并不算多么强大的势力,此时赵普因此便同大臣们进行详细论证,为赵匡胤定下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逐步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政策。

宋太祖赵匡胤一直想要天下太平,赵普便劝他收回兵权,但被赵匡胤以这些人是他过命的兄弟为由拒绝,赵普此时便提醒说,人有时候也是身不由已,想想陈桥兵变,想想自己的皇位是怎么来了,于是便有了“杯酒释兵权”的典故。

三次拜相

在北宋政权建立初期,其中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决策背后,都有着赵普的参与,可见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方面,赵普都有着超越常人的见解。

除此之外,赵普更是不惜直言犯上、据理力争,数次当着百官指出宋太祖的过错。另外因为宰相负责的就是人才的推荐和选拔,赵普提倡适才而用,但首先是要人品上过得去,不少贤能之士在赵普的举荐之下入朝为官。

依法治国是赵普的治国方针,无论是任何人触犯法律都坚持依法处理,这一点在当时那个黑暗时代可以说相当罕见。赵普能够一心为国,也是十分难得,为相期间从来没有给子孙谋过个一官半职。

但是人无完人,不是圣人怎么可能不会犯错,赵普有着一个缺点,那便是专权行事,听不下别人的意见,但又无法否定他的能力和功绩,赵普因此三次拜相。

赵普之前为北宋立下莫大功劳,加上同宋太祖之间的亲密关系,成就了他敢独断专行、越权行事的基础保障,朝中一些好的建议如果不符合他的意愿,那就无法付诸实施。

赵普第一次被贬的原因,是因为专权遭人记恨,宋太祖在其他大臣的进言之下,对赵普逐渐不再加以恩宠,将其外调出京城为官。

第二次是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之后,赵普官复原职又担任宰相,后来因为宋太宗不忍赵普再为国事操劳,便找了一块好地方让他养老,临别前宋太宗作诗给他饯别。

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有一句话很出名,那便是“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最早出现在南宋,但是不知道真实性如何,赵普到底为何要这么说,不过半部论语理论上确实能治天下。

孔子的时代在春秋末期,面对礼乐崩坏,诸侯间相互攻伐,他一人无能为力,便因此周游列国,开门办学,借自己弟子之手去实现自己“社会大同”的理想。

但是赵普治国却不是用的《论语》,而他也绝对不仅仅只读了《论语》,这也是他被后世误解最大的地方。《宋史》说他“寡学术”,只是说他对儒家经典没有深入的研究。

如果赵普真的说过这么一句话,人们也不会在其死后才发现赵普读的是《论语》,而且二十篇明显是一整部。实际上“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象征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别说半部,一句话都能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参考文献:

《三起三落的赵普》蔻文魁

《试评宋初名相赵普》刘琳

《从“半部论语治天下”说起》唐艺

-作者-

百川,愿作一介撰史人,笔尽中华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