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博物馆“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开幕

2020-11-06 14:22:33 作者: 广东省博物馆

11月6日,由广东省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西藏博物馆、青海省湟源县古道博物馆、海西自治州民族博物馆共同协办的“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在我馆三楼展厅一开幕。

展览分为“古道缘起”“互通互鉴之路”“朝贡贸易之路”“文明交融之路”“古道延续”共五个部分,再现了唐蕃古道发轫、发展和繁荣的过程,见证着古道沿线不同民族的交往与融合。第一部分“古道缘起”,通过“羌人之路”“吐谷浑道”“党项故道”三个单元,讲述了吐蕃和唐朝在崛起与兴盛之前,来往于中原内地与西藏之间的道路交通系统。第二部分“互通互鉴之路”,通过“唐蕃博弈”“唐蕃和亲”“唐蕃会盟”三个单元,讲述了唐朝和吐蕃在这条道路上发生的政治上的交流和相互影响。第三部分“经贸往来之路”,通过“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两个板块,讲述唐蕃古道畅通之后,唐蕃双方的官方交流与民间贸易往来。第四部分“文明交融之路”,展现了唐与吐蕃在宗教文化、典籍制度、科学技术、民风民俗方面的互相交流与影响,讲述唐蕃双方通过唐蕃古道,在文化层面发生的交流融汇。第五部分“古道延续”,分为“通连南亚大陆”“宋元明清官道”“古道新姿”三个单元,讲述古道的新走向与新路线以及从唐朝至今古道的发展变迁。此次亮相粤博的展览,对原有巡展内容结构有所调整,并新增了“唐蕃博弈”“典籍制度”“宗教文化”“吐蕃简牍”“吐蕃医学”等版面,进一步加强对吐蕃文化的解读,全面呈现唐蕃互动交流。

本次展览共展出青海、陕西、四川、甘肃、宁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共七个省区的172件/套精美文物,展品来源广泛、类型丰富,涵盖金银器、丝毛织品、陶瓷器、木简、文书、画像砖、石器、铜器等多个类别,展现了藏南谷地土著文化、北方游牧文化、中原汉文化、西亚文化、中亚文化等多元文明在唐蕃古道上的交流融合。展览通过动画、漫画、触屏展示、墙体投影、复原场景等展厅互动项目,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带领观众重走唐蕃古道,感受大唐气象、体验吐蕃古韵。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展期至2021年2月28日。(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重点文物:

彩绘泥塑打马球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197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230号墓出土

说明:马上人物蓄八字短须,身着唐代流行的圆领紧身绛色长袍,头戴幞头,脚穿黑色皮靴。足踩马蹬,骑一匹白色大马飞奔,手臂挥杖,作打马球状。“马球”又称“波罗球”,源于波斯。马球运动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见证,在唐代曾经风靡一时,还出现了专门的马球场。“打马球”经唐太宗提倡在长安盛行成风,后经我国先后传至日本和朝鲜等国。该俑对于研究古代西域和中原的文化交流及体育运动史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2、胡人牵驼画像砖

汉—魏晋

青海省博物馆藏

说明:2000年5月,在湟中县鲁沙尔镇徐家寨村发现了一座魏晋墓,古墓中出土了八种不同图案的画像砖,其中四种图案为青海省首次发现,胡人牵驼就是其中之一。据了解,胡人牵驼画像砖当时位于墓室墙面的第三层。据考证,第三层的图案反映了墓主人的生活场景。这说明在当时,牵驼贸易的胡人早已活跃于青海。魏晋南北朝时期,吐谷浑国和西域各国往来十分频繁。在吐谷浑国,商人受到重视和尊敬,在政治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来吐谷浑从事商贸活动的西域和内地商人,均会受到优厚的待遇。所以,当时有来自中亚和西亚的波斯、安息、滑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商人,到东西方商贸集散中心吐谷浑展开贸易。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促进了丝绸之路青海道的繁荣发展,也成为了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该画像砖为魏晋时期砖室墓中一种带有浮雕图像的墓壁砖,由雕好的印模压铸而成。表明当时河湟地区烧制青砖的技术已相当娴熟,墓葬建筑艺术高超。

3、慕容威墓志

宁夏博物馆藏

197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下马关唐墓出土

说明:墓志近正方形,用黑灰色青石制成。墓志记载了慕容威夫妇葬于公元758年,追述了慕容威的远祖、祖父和父亲。慕容威的曾祖父诺曷钵于公元639年,迎娶唐宗室女弘化公主为妻。祖父慕容忠为左领军卫大将,其妻为陇西郡王女。父亲是慕容宣徹,袭职为左领军卫大将,娶唐朝世家大族博陵崔氏女为妻。慕容威本人“先拜左武卫郎将”,后“荣迁左领军卫大将,仍充长乐州(今宁夏同心)游击副使”,卒于公元756年,妻子是唐朝女皇武则天的侄孙女,即武承嗣的孙女。

慕容氏原为古代鲜卑的一支,世居辽宁北部,公元635年归附唐朝。公元672年,因吐蕃统治者继续侵逼,唐将吐谷浑“徙于灵州界”,“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刺史,欲其安而乐也”。根据墓志记载,慕容威在任长乐州游击副使时,深受当地人民的崇敬,这反映出唐王朝与鲜卑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实物佐证了唐朝实行与其他部族友好通婚的政策以加强民族团结的史实。慕容威墓志铭也是吐谷浑慕容一支在唐代长期居住在今宁夏同心县境内的珍贵物证。

4、青釉人首鸡身俑

四川博物院藏

1978年万县驸马公社出土

说明:此式明器或为观风鸟的一种,多见于唐宋墓葬,被视为羽化升仙的载体和引导墓主灵魂趋吉避凶的神物。观风鸟是隋唐到南宋时期墓葬中的一种神煞明器,在墓葬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为保卫作用,保卫墓主亡灵不受侵扰;二为通过观测风,来预示吉凶,使墓主人趋吉避凶;三为指引、引导作用,引导墓主人灵魂升入仙境,并为子孙带来福寿。道教产生以后,经过道教思想的神化演绎,风更具有了某种神秘莫测能够预示吉凶的力量。由此可见观风鸟的“观风”,应是墓葬中带有道教色彩,观望风以此预测吉凶的一种鸟形明器,具有护卫墓葬和引导墓主升仙的作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