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要不要打?打哪种?专家认为:能接种的尽量接种

2021-03-21 13:16:42 作者: 新冠疫苗要不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3月21日报道:我们要不要打疫苗以及打哪种疫苗?疫情下的大数据有什么启示?3月19日,学习读书会迎来了今年首场线下活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高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王新宇等齐聚五峰书院,围绕《流感大历史:一部瘟疫启示录》一书,从历史细节中找寻启示,共同探讨被疫情重塑的社会,回应当下的社会热点议题。

“我查了一下数据,今天(3月19日)全球确诊人数是12227万人,死亡人数269万人。大家还记得去年今天的数据吗?”高晞教授开场便提了一个难住大家的问题。“一年前,我们看到全球疫情数据的时候是紧张的,一年后的今天,大家似乎并不那么关注了,但是现在大家关心疫苗数据。”她指出,从这个想象可以看出一个问题:我们被大数据困住了。“我们生活在数据当中,大数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她认为,不能只是简单地认为是大数据改变了我们,从历史学角度来看,恰恰是疫情创造了数据。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高晞

《流感大历史:一部瘟疫启示录》中第一章讲到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先驱威廉·法尔,他将统计学转变为医学专业可用的人口统计和流行病学工具之一。他使用人口普查和登记数据制作生命统计表以及计算死亡率。在此之后,数据成了疫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在被数据困扰或者把数据作为唯一可以信赖的指标的时候,我们要回到历史上想想,是谁创造了这个方法,其实还是最早的疫情给了我们这个方法,所以不是数据改变了我们,而是疫情改变了我们。”

对于要不要打疫苗以及打哪种疫苗,王新宇认为,不论是传统的灭活疫苗,还是mRNA疫苗,能接种的尽量接种。“首先,传统的灭活疫苗技术已经很成熟,安全性也较高,是比较可靠的。其次,疫苗的作用在于防护,建立屏障。如果达不到相当的接种率,那么便无法建立起免疫屏障。最后,中国对疫苗的监管非常严格,所以不必有无谓的担忧。”王新宇提醒,虽然每一种疫苗都会有相关数据,比如保护率多少,但是因为疫苗的研究、针对的人群、环境等因素不同,所以不能简单地只用“保护率”来进行对比。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王新宇

信风科技创始人兼CEO陈剑与张文宏教授团队一起研发了新冠肺炎疫情预测模型、疫苗交付模型等。从模型预测结果来看,目前全球感染人数已逾1亿人,大规模接种疫苗目前是最迫切的。“对比下来,中国的疫苗技术很成熟,很安全,而且现在不是对疫苗挑挑拣拣的时候。”陈剑补充道。

“就像我们现在要打疫苗一样,其实也应该同时开发‘心理疫苗’。而且心理疫苗是整个系统,不是靠一个片剂就可以解决的。”谢斌表示,疫情暴发时紧张、焦虑、恐慌,疫情过去了又开始轻视起来,很多人循环经历着这样的心理变化。他认为,疫情对人的心理的影响是深远的,除了疫情,其实其他的变故也会引起大家的心理问题。他提出也要给心理“打疫苗”的建议,平时就要注意去提升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即心理韧性,包括我们对未来预期的预判能力。平时就要做好基本心理建设,而不是疫情来了再去防范。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

谢斌提到,除了个人心理韧性提升,社会也需要提升心理韧性。“哪怕一个人被闷在家里,有亲朋好友可以保持联系,那么心理韧性也会得到提升。另外,我们要有非常强大的科研去支撑,研究很好的心理健康服务产品提供给大家,让有需要的人能及时得到帮助。”

在谢斌看来,每一场疫情都会对人类的心理产生影响,恐慌、焦虑等反应被刻进人类记忆的深处,甚至被写进遗传密码,成为后代某种意义上的本能反应。“所以,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些,就不会在遇到类似的疫情时恐慌了,知道有这么一个坑,才能尽量避免掉进坑里。”

正如张文宏在《流感大历史:一部瘟疫启示录》的推荐序中所说:“面对传染病,多了解一点传染病的历史,我们将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现在正在流行的这场传染病……人类必须保持谦卑之心,依靠科学,既要跑得比微生物更快,也要学会和微生物共生共存。”